天天看點

誇人漂亮用“貌若潘安”?僅美貌是不夠的,還要做到“潘才如江”

用最簡單的話,講述最真實的曆史。

潘安是西晉時期文學家,在中國數千年的曆史長河中,潘安被評為“古代四大美男子之首”,并且在當時亦是“西晉文學團體二十四友之首”,雖然現在人們形容一個男子漂亮、帥氣多用“貌比潘安”,其實這就好比“東施效颦”,隻學了點表面皮毛,潘安最重要的是他的才氣,當才氣與美貌完美融合在一起,潘安逐漸走向“神化”似乎不可阻擋。

誇人漂亮用“貌若潘安”?僅美貌是不夠的,還要做到“潘才如江”

影視形象

曆史上的潘安

1、先看面貌

《世說新語》有載:“潘嶽妙有姿容,好神情。少時挾彈出洛陽道,婦人遇者,莫不連手共萦之。左太沖絕醜,亦複效嶽遊邀,于是群妪齊共亂唾之,委頓而返。”

以上記載不僅僅出現在《世說新語》當中,《語林》當中也出現了相同的描述,是說潘安的美貌十分出衆,且氣質風度優雅。年輕的時候駕車走在路上,連老婦人都被他的容貌吸引,往往出去走一遭,車内都被丢滿水果。

誇人漂亮用“貌若潘安”?僅美貌是不夠的,還要做到“潘才如江”

潘安

如此高的人氣自然引得很多男人的嫉妒,有一個名為左思的左太沖對自己醜陋的面容沒有自知之明,曾學潘安駕車到處遊逛,卻被老婦人吐了一車的唾液,自找無趣。

雖說現有的正史并沒有詳細記載潘安的五官長相如何、身高具體幾尺,但是他容貌秀麗卻是件不可置疑的事情,因為在那個時候他就已經成了焦點人物,他粉絲的熱情程度絲毫不亞于當今狂熱粉絲。

誇人漂亮用“貌若潘安”?僅美貌是不夠的,還要做到“潘才如江”

2、再看才能

潘安在年少時以才智聰穎著稱,“神童”無疑了。常見的文學作品中多用“陸才如海,潘才如江“來形容陸機與潘安,這兩個人都被稱為西晉第一流的文學家,也就是西晉文學界的代表。

潘安作為“西晉文學團體二十四友之首”,才能真的不可估量。要知道這24個人占了當時西晉文學家十之七八。潘安一首悼念亡妻的《悼亡詩》對後世影響非常大,不僅讓人們了解到潘安是深情的才子,更是開創了中國文學史上悼亡題材的先河,他的這首《悼亡詩》被推為悼亡題材名篇,曆代被推為第一。

誇人漂亮用“貌若潘安”?僅美貌是不夠的,還要做到“潘才如江”

3、接着看感情

“餘十二而獲見于父友東武戴侯楊君。始見知名,遂申之以婚姻。”

這句話來自潘安《懷舊賦》。十二歲的潘安被當時大儒,其父親朋友揚州刺史楊肇看中,并将自己的女兒嫁給他聯姻。

容貌與才能并存的潘安在感情方面出乎意料的忠貞不渝。潘安對妻子楊氏感情至深,然好景不長,年紀輕輕的楊氏便撒手人寰,年少喪妻的潘安發誓終身不娶,至死堅守這條誓言。

誇人漂亮用“貌若潘安”?僅美貌是不夠的,還要做到“潘才如江”

4、最後看個性

潘安雖然俊俏有氣質,學富五車胸藏墨。然人無完人,潘安性格卻不受後人喜歡。

《晉書·潘嶽傳》中有載:“嶽性輕躁,趨世利,與石崇等谄事賈谧,每候其出,與崇辄望塵而拜”。

也就是說,潘嶽性格浮躁,且趨炎附勢似小人,與石崇等人谄事賈充外孫賈谧。賈谧“晉書斷限”的主意,背後是潘安在“運籌帷幄”。潘安的母親多次勸說他不要趨炎附勢。潘安雖然口頭受教,但實際上卻越發不知足,在小人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始終無法戒去陋習。

誇人漂亮用“貌若潘安”?僅美貌是不夠的,還要做到“潘才如江”

潘安的這種性格最終鑄成大錯,八王之亂後,趙王司馬倫成功奪權,潘安由于“性輕躁,趨世利”卷入一場曠大的奪權陰謀中,不僅自己是以丢掉了性命,還導緻家族遭受株連。

可謂是可悲之至。唐朝名相房玄齡曾評價說:“嶽實含章,藻思抑揚。趨權冒勢,終亦罹殃。”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