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我們的曆史,很多人物都被史書塑造成了臉譜化的形象,譬如一個臣子,他在曆史上不是奸臣就是忠臣,很少有第三種情況發生。

說到底,人是一種複雜的生物。比起絕對的善惡,筆者更相信絕大部分曆史人物其實是介于好壞之間。不過,5000年曆史看下來,這種具有争議性的人還是屈指可數。
就在這無數不多的人當中,曹操絕對是最富争議的那個。他是我國曆史上著名的奸雄,在東漢末年的亂世中一手建立起了曹魏,謀略和膽識都是那個時代的佼佼者。然而,他這個曹魏乃是通過“挾天子以令諸侯”而來,本質上算是一個篡漢的賊子,是以羅貫中在三國演義裡一直将曹操當作反派來刻畫。
其實,在那個東漢政權搖搖欲墜的年代,連正統漢室都成了傀儡皇帝。代不代表正統又有什麼意義呢?不誇張地說,魏蜀吳三國不管誰最後統一天下,國号都不會延續東漢,誰又會比誰高貴。
是以,從這個角度上看,曹操又如何稱得上奸雄。不過,在他早年發迹時,曾因為疑心對救命恩人呂伯奢狠下毒手,還說出那句著名的“甯叫我負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負我”。這麼一看,曹操又似乎對得起奸雄這個名号。
既然真實曆史上的曹操沒人能準确概括他的好壞,後世要演繹的話就更費勁了。關于三國題材的電視劇,我國實在拍過不少。而縱觀裡面這些曹操的扮演者,似乎都無法形象傳遞出真實曹操那般正邪兩立的感覺。
首先來看于和偉演的曹操,出自電視劇《大軍司馬懿之軍師聯盟》。他在裡面的演技無可挑剔,可以說将曹操那股柔中帶剛,放蕩不羁的模樣完整刻畫了出來。同時,還将曹操“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果斷展現得淋漓盡緻。
然而,這些都很好,卻又不盡是曹操。他塑造的曹操太過正派,并沒有任何奸佞的影子。是以怎麼看,都差那麼點意思。
而說到曹操的扮演者,另一位著名演員便是陳建斌了。其出演的是張紀中版的《三國》,一直以來,陳建斌這版的曹操都被人诟病官腔化,不像是電視劇反倒像戲劇。
不過,陳建斌對細節拿捏的還是相當到位的,譬如他在劇中送關羽時的小碎步,還有許攸來投靠曹操時忘履相迎,都刻畫得入木三分。隻是在張紀中的《三國》裡,更多突出的是曹操的奸佞,這也和陳建斌這個演員的氣質比較相符合。細想一下,《甄嬛傳》裡的雍正,不也是這樣嗎?而過于奸佞,同樣也不是曹操。
而衆多曹操扮演者裡,最形象的還得是94經典版裡的鮑國安了。作為收視率最高的一版《三國演義》,國人之是以喜愛不是沒有原因的。重點還是當年這些老戲骨們,生動诠釋了每一個三國時期的曆史人物。
而鮑國安的曹操,亦正亦邪,十分傳神。以至于他成了國人心目中的曹操本人,後世諸多曹操的扮演者,無不也是在模仿他的影子。可以說,鮑國安是真正将曹操演活的那個人。
那麼,各位讀者,你們最喜歡的是哪個版本的曹操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