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他冒險帶回洋人一根藤,竟讓中國人口突破3億,造福康乾盛世!

他冒險帶回洋人一根藤,竟讓中國人口突破3億,造福康乾盛世!

中國古代的人口變動,深受王朝建立、天下分裂割據、戰争的影響。一打仗就意味着要有無數人死去,比如東漢末年分三國,諸侯相争,原本西漢平帝時期人口達到了5959萬,但三國魏晉南北朝大戰小戰不斷,使中原人口一度跌破2500萬,唐宋盛世出現後,才再度攀升。

根據官方史書資料記載,南宋時期,宋、金兩朝的人口加起來總數超過了7000萬(據《通考》戶口2所載南宋人口數,《金史》食貨志所載金人口數);而清朝是中國人口實作破億的重要階段,乾隆6年,在籍人口已經超過1億,乾隆59年,在籍人口突破了3億。

他冒險帶回洋人一根藤,竟讓中國人口突破3億,造福康乾盛世!

我們都知道,古代的生産生活水準比較低下,跟現代不可同日而語,老百姓要活下去,就要能吃飽肚子,我們生活在富足的年代,恐怕難以想象古代連醋都曾經是奢侈品、精米細面更是隻有貴族才能吃到的情況。是以,曆朝曆代的皇帝想要人口增長,首先就得解決溫飽。

但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們在影視劇、生活中看到的一些稀松平常的農作物,很多都是從國外引進的,比如看宋朝電視劇時出現玉米地的背景,那就與曆史相違背,因為玉米直到明朝才傳入中國。而我們今天要說的這樣平常農作物,與玉米一樣屬于雜糧,它就是蕃薯。

他冒險帶回洋人一根藤,竟讓中國人口突破3億,造福康乾盛世!

很多人小時候一定都吃過蕃薯,它種起來不難,到了收獲季節,鄉下人家屋子裡總能堆上一大堆。饑荒年代,蕃薯與槐花一樣可以養活許多人。那麼,是誰将蕃薯藤帶回的呢?這個人名叫陳振龍,福建福州長樂人,生活于明神宗年間,原本隻是個讀書人。

陳振龍本想考取功名、光宗耀祖,但考了好幾次後他就覺得沒意思,放棄了這條路。不久陳振龍受鄉親影響,産生了出海遊曆的念頭,他的老家出海經商者多,陳振龍也跟着商隊離家遠遊,到了呂宋(今菲律賓)學做生意。可生意還沒做起來,陳振龍就被别的事吸引了注意。

他冒險帶回洋人一根藤,竟讓中國人口突破3億,造福康乾盛世!

原來,呂宋那裡遍地都種着蕃薯,聽當地人介紹,這種農作物耐旱、産量高,而且對種植環境的要求低,成熟之後可以生吃、也可熟食,相當飽腹。陳振龍一試之下發現果然如此,他不禁産生了将這種植物帶回老家的念頭,老家土地貧瘠農産不佳,要是有了它該多好!

他冒險帶回洋人一根藤,竟讓中國人口突破3億,造福康乾盛世!

于是陳振龍買了薯種,學會了種植方法。明神宗二十一年(1593年),他想到一個好辦法躲避西班牙人的檢查:将蕃薯藤編到籃子裡,登船回國。回到福州老家後,陳振龍迅速将這根寶貴的藤種下,果然獲得成功。那一年福州鬧災荒,陳振龍就向福建巡撫上書,告知了自己帶回洋人“朱薯”一事,并說此物将對救災大大有利。

巡撫派人調查後發現他說的全是實話,不禁大喜。此後,這小小的蕃薯被推廣種植開來,清朝建立之後,皇帝更全面鼓勵人們種蕃薯。清乾隆年間,蕃薯已經在全國大範圍遍布。陳振龍當初的一個冒險之舉,造福了天下百姓,造福了康乾盛世,乾隆年間的人口極速增長,與蕃薯的引入、全國農作物結構得到改善是息息相關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