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的天空永遠這麼藍,那麼純粹。就算是陰雨天氣,那也不過是顯得深幽。更何況,這是一個好天氣。
在趕往塔爾寺的途中,導遊便一路介紹道:“他二十是一座以寺養寺的寺廟……”
聽到這兒,我便心中不解,所謂“以寺養寺”,不就是用門票錢和香火錢支撐寺裡的開張用度。想必,這寺裡的和尚,整日接觸物欲錢财,肯定滿身銅臭,無一絲風度。
踏進寺内,果真,滿目紅豔豔的人民币,用酥油粘貼。雖是遊客所為,猛得,我看到一個老和尚。慈眉善目,面色沉靜,站在大殿廊下,看着吵鬧的人群,一動不動,他穿着簡單的長袍,血紅的顔色略顯破舊,沒有任何複雜的花紋或精美的圖案,卻工整潔淨,自有一番風度。
我不禁内心羞愧,為自己剛剛的斷言有些後悔,一直以為,隻有像上個世紀的英國紳士那才叫有風度。可今天,我見識到另一種令人折服的風度。
一路上,我見到了各種各樣的和尚。他們後站立于石階之上俯仰沉思;或行走于匆匆人流之間:或于大堂偏殿念誦經文。單無一例外。他們都衣着樸陋,隻是簡單的粗布灰衣。我甚至看到一個小沙彌光着腳,露出了被曬得黑黝的皮膚,更重要的是,面對錢物。他們視若無睹,眼睛像天空一樣純粹。風度可見一般。
我不禁羞愧,為自己的惡意揣度。“以寺養寺”,在他們的眼中,金錢隻不過是用于交換生活必需品的道具。他們生存的意義,實際上在于普度衆生,傳播善良和美好。
遊覽一圈,又回到入口,路上又看到了那個老和尚,他仍站在那裡,目光也仍柔然慈悲。花白的鬓角,破舊的衣袍,掩不住那一身的清平,一身風度。
擡頭,再次仰望天空,依然那樣湛藍。單我覺得天似乎離我更近了,大概是因為,我領略到了這片土地上,最淳樸的風度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