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門老巷,黛瓦青牆。
老人靜坐于老店,泡一壺閑茶,看一窗煙雨,等一場落紅。于時光一隅,品味從容平淡,是為風度。
老人是做秤的。他遠離城市,在作坊中,抛磨打圓,眼着衡器,心量刻度。做秤看似簡單,實則材料的挑選,刻度的規劃,甚至于挂鈎的打磨,都是極考驗手工和耐心的。老貓趴在老人身旁,半眯着眼,早已習慣老人勞作的身影。
街坊鄰居都說,老人做的秤,稱得起百斤稻谷,量的出細絲分毫,亦是稱得起天地良心,隻是這手藝……
在這孤零零的作坊中,怕是無人繼承了吧。
提起這做秤的手藝,老人總是滔滔不絕,也不曾忘本,兩三句便提起他的師父。
老人做累了,就坐在自己的庭院中,一張搖椅,一把扇子,老貓就趴在腿上,一起淡看門外繁華來去,四季更疊,品味平淡。
曾經同行的小店,同秋時黃葉,高高地卷起,去了。可老人依舊在那小巷深處,不求聞達,不問世情,從容平淡。
栀子花開,素潔目淨,晨起帶朝露,晶瑩惹人憐。微風輕拂,淡淡幽香,喚醒老貓,亦自喚起老人無限相思。
每日無聲,閑坐品茶,青瓷紫砂,竹廬陶罐,細斟慢飲。
倒是有聲,又與誰人說。
微澀清甜的茶,亦如老人平淡的一生,所有悲喜,隻在一壺簡潔的清茶中。從濃郁到清淡,由潋滟到沉靜,短暫的瞬間,卻是一生難忘。
春日的斜陽,不生悲意,晚風拂過山巒,寂靜清涼。
老人看着老貓,悠閑從容,“做手藝人發不得财,卻也活的清。名利榮華,隻是過眼雲煙,我們閑雲野鶴,過得倒是從容,也隻有你願意陪我這把老骨頭繼續折騰咯。”
我不禁對老人從容平淡的生活态度所震驚,卻又悲從心起。我們追逐名利,年年歲歲看不到盡頭,卻不知這世間許多事,往往不遂人願。于人待物,别有分心。惟時光公正,不偏不倚,不計愛恨。
時光的洗禮,讓老人變得通透。隻有從容平淡,才能面對滄桑,波瀾不驚。但老人心中的遺憾,也是世人的遺憾,值得我們反思。
賞花于黛瓦庭院,聽雨于寂寞樓台,老人用睿智的眼光看清四季更疊,用平和的心态體會百味人生,彰顯從容風度,體味平淡為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