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如何鑒定古玉真僞:高人給您支幾招

如何鑒定古玉真僞:高人給您支幾招

山西博物館藏春秋時期龍形玉佩

玉器作為一項主流收藏品種,曆來為收藏愛好者青睐有加。在古代玉器收藏過程中,真僞鑒定始終是無法回避的重要環節。如何掌握古代玉器的鑒定方法,是每個玉器收藏愛好者的必修課題。古人說:術業有專攻,聞道有先後,如是而已。今天我們就來談一談古代玉器的鑒定。簡單來說,古代玉器的鑒定方法可以總結歸納為五個字,即:料、工、型、紋、沁。

如何鑒定古玉真僞:高人給您支幾招

美國哈佛博物館藏戰國時期雙聯玉佩

“料”即玉石原料

玉器在不同的曆史時期,所用玉石原料具有各自不同的時代特點。如紅山文化時期的玉器,所用玉料多以岫岩玉為主;而戰漢時期的玉器,大多采用和田玉料。事實上自商代以後,古代玉器所用玉料多以和田玉為主。這裡所說的和田玉,是指産自我國新彊的和田玉,也就是玉石界普遍認可的“狹義和田玉”。

如何鑒定古玉真僞:高人給您支幾招

天津博物館藏新石器時代紅山文化玉豬龍

相對于“狹義和田玉”而言,還有一種“廣義和田玉”,是指按照現代和田玉命名标準,隻要礦物成分是以透閃石為主的玉石,不論産地都可以叫做和田玉。這其中包括:俄羅斯玉、青海玉、南韓玉以及加拿大玉等等。這些“廣義和田玉”雖然主要礦物成分同樣是以透閃石為主,但其玉石質地卻和新彊和田玉有着顯著的差別,最明顯之處在于其玉質不及新彊和田玉優秀。最重要的是,這些“廣義和田玉”的開采和使用曆史,從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才開始出現,是以如果能準确判斷出玉器原料并非新彊和田玉,而是上述新興的“廣義和田玉”,那麼這件玉器從原料上就能充分說明并非古物。

如何鑒定古玉真僞:高人給您支幾招

曾侯乙墓戰國早期四聯龍鳳玉佩

值得注意的是,在古代玉器中也有相當一部分玉器原料屬于“地方玉”。所謂“地方玉”是指除新彊和田玉之外的其他産地的玉石,如岫岩玉、南陽玉、藍田玉等等。但古代玉器制作中有一個重要原則,即“好料配好工”,也就是說做工精湛的古玉,大多采用新彊和田玉料,因其玉質出衆且稀少珍貴,自古以來古人就有将新彊和田玉稱為“真玉”之說。是以在鑒定古玉之初,首先可以從玉石原料上進行初步判斷。

如何鑒定古玉真僞:高人給您支幾招

陝西博物館藏西漢茂陵四神玉鋪首

“工”是指雕工

古玉鑒定曆來重視“微痕學”的鑒定方法。

古代玉器是完全依靠人力工具加工制作的。

現代電動工具和古代人力工具的雕琢痕迹有着明顯的不同。

現代電動工具的特點是轉速極高,是以在雕琢玉器時所産生的痕迹明顯差別于古代的人力工具。

古代不同曆史時期的治玉工藝也存在各自的特點。

如紅山文化玉器制作過程中,刮磨工藝的運用就非常普及,是以紅山玉器的表面因刮磨而産生了獨特的瓦溝紋;

夏商周時期治玉,青銅砣機成為主要的琢玉工具,雙勾碾法、一面坡法的雕琢工藝漸成主流;

如何鑒定古玉真僞:高人給您支幾招

西周玉器典型的“一面坡”工藝

戰國時期由于鐵制砣具的普及應用,制玉工藝突飛猛進,造型紋飾愈加精準,透雕、镂孔得心應手,線條遒勁有力,鑽孔勻稱光滑,在剔地打磨和表面抛光技藝達到了很高水準,用光潔如鏡來形容也毫不為過。這些不同曆史時期的不同工藝特點,帶有各自鮮明的時代特征,是玉器鑒定的重要手段之一。這需要我們通過不斷的觀察和比較,對不同曆史時期的治玉雕琢痕迹和治玉工具特點進行清晰的區分。如軸、軸套、轉速、同軸度、跳動、偏擺,電動陀具、非電動陀具結構特征、差别,陀具進化過程等等。一般來說,有經驗的行家都是從這幾方面判斷,當然,實際中還會有衍生出的一些判斷竅門,這就需要長年累月的經驗總結。

如何鑒定古玉真僞:高人給您支幾招

古玉中的“遊絲毛雕”工藝

“型”是指造型

不同曆史時期的古代玉器具有不同的造型特征,如良渚文化玉琮,戰國時期玉璧,唐代玉飛天人物,宋代玉帶鈎,明代子岡牌,清代玉山子等,各有其時代特征。是以我們可以通過古玉的造型特點來對其進行時代區分。如明清兩朝雖然相隔不遠,但明清龍首玉帶鈎從造型上就有明顯的差別,明代龍首玉帶鈎龍首寬短,略呈方形,鼻梁下凹,雙眼凸出,而清代玉帶鈎龍首較明代高昂,前額隆起呈瘤狀,嘴寬且短,頸部彎曲度較小,并多呈弧形,給人以兇悍威猛之感。不同曆史時期的玉器造型,反映着不同曆史時期的時代風貌和文化特征,是以熟悉和了解不同曆史時期的玉器造型特點,對古玉鑒定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如何鑒定古玉真僞:高人給您支幾招

明代龍首玉帶鈎

如何鑒定古玉真僞:高人給您支幾招

清代龍首玉帶鈎

“紋”是指紋飾玉器上的紋飾豐富多樣,不同曆史時期玉器的紋飾在構圖、造型及所表現的主題等方面,常常有很大的差别。對于玉器而言,紋飾是除器型之外,賴以斷代的一個重要依據。盡管紋飾很容易被仿造,單憑紋飾判斷,是不能辨其真僞的,但還需将曆代紋飾特征熟記于心,這就叫:不懂紋飾不行,唯紋是從也不行。如古代玉器上自戰國開始盛行起來的谷紋。谷紋是指帶有小尾巴的圓點,據說是用谷物種子發芽之像來祈求五谷豐登。谷紋的名稱很多,有稱卧蠶紋的,也有稱蝌蚪紋的。

如何鑒定古玉真僞:高人給您支幾招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漢代谷紋玉璧

但不同曆史時期的谷紋就有不同的特點,如戰國早期谷紋粒體略小,乳突尖得紮手,底部有突出“芽彎”,不僅排列密集,而且分布均勻很有規律。戰國後期的谷紋多以陰線砣琢,圓轉流利渾然而多見毛道痕,總體手感平滑、無凸凹起伏。漢代谷紋承襲戰國中期風格,谷粒多呈半球乳突狀,撫之無明顯咯紮刺手之感。在細微之地、砣輪難及處,常以桯鑽打窪,地子上,時常可見渦旋痕迹。古代玉器上的紋飾,可以反映出玉器不同的制作時期,如果一件具有典型戰國造型的玉器上出現了唐代紋飾,那麼這件玉器的真僞就要打一個大大的問号了。是以通過對玉器紋飾的鑒别斷代,是古玉鑒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

如何鑒定古玉真僞:高人給您支幾招

西漢南越王墓龍鳳紋重環玉佩

“沁”是指沁色

沁色是指玉器在特定環境中與水、土壤以及其他物質長期接觸,自然産生的水或礦物質侵蝕玉體,使玉器部分或整體的顔色發生變化的一種自然現象。沁色通常是一塊古玉的重要鑒定标準。由于玉是一種非均質的礦物集合體,本身就存在着密度、硬度上的差異,又在漫長的地質年代中受到内應力的作用,再加上人工琢制過程中形成的砣痕鋸迹,以及在未加成器之前即已存在的一些肉眼難見的绺裂和玉質本身的老化。

綜合這些因素,玉器被周圍其它物質的滲透侵蝕,發生外觀上的色變甚至質變。這種非原生玉質本身所有的次生變化,就是“沁”。而其表現出來的色變和風化侵蝕痕迹,我們稱為“沁相”。

如何鑒定古玉真僞:高人給您支幾招

西漢南越王墓玉劍首1

如何鑒定古玉真僞:高人給您支幾招

西漢南越王墓玉劍首2

如何鑒定古玉真僞:高人給您支幾招

西漢南越王墓玉劍首3

盡管對于玉器而言,沁相本身是一種瑕疵和缺陷,但同時又是一種經曆滄海桑田的外觀标志,是鑒别古玉真僞的重要依據之一。對于沁色,行話講:來得明白,去得明白。來得明白,即是古玉受沁,必從砣痕、绺裂及玉質本身疏松處開始沁入。去得明白,是指沁色與原玉質色之間要有交待,不會在砣槽處戛然而止。沁色分為多種,黑色沁稱水銀沁;受到石灰沁入的叫石灰沁,嚴重的稱為雞骨白;無色帶小孔的,稱為沙坑沁;淺黃色中帶有小孔的稱為土沁;帶有綠色沁色的稱為銅綠沁等。

如何鑒定古玉真僞:高人給您支幾招

西漢南越王墓玉角杯1

如何鑒定古玉真僞:高人給您支幾招

西漢南越王墓玉角杯2

如何鑒定古玉真僞:高人給您支幾招

西漢南越王墓玉角杯(局部)

中國玉器的曆史悠久而漫長。玉在古代既是貴重的禮器,又是文人的雅玩,既展現物質生活的水準,又展現精神生活的追求。其蘊含的深厚内涵與獨特的文化價值曆來倍受世人矚目,是以收藏界對玉器的需求也在不斷的增加,這就導緻了古代玉器的價格持續堅挺。在利益的驅使下,目前玉器市場上“造假成風、赝品橫行”,稍有不慎,就會“打眼”、“吃藥”。要想全面地掌握古玉鑒定方法,絕非一朝一夕的事情。唯一的辦法就是在科學的鑒定理論的指導下,從客觀實際出發,不斷深入地學習和鑽研,并且深入市場,不斷地總結實踐經驗,進行科學、客觀、全面的分析鑒定。相信喜愛古代玉器和傳統文化的朋友,隻要不斷地多觀察、多對比、多總結,通過對古玉各種特征的不斷掌握和融會貫通,假以時日一定能夠成為古玉鑒定的行家裡手。

如何鑒定古玉真僞:高人給您支幾招

戰國時期龍首繩紋玉環

(文章源自網絡 版權屬原作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