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呂蒙白衣渡江奪得荊州,卻導緻孫劉聯盟崩塌,這是明智的選擇嗎?

公元219年,受封前将軍的關羽讓南郡太守糜芳坐鎮江陵,将軍傅士仁坐鎮江夏,在此之後,他率領大部分坐鎮荊州的将士圍攻襄樊兩城。由于關羽主攻樊城,樊城守将曹仁抵擋不住關羽的進攻,于是他一面據守城池,一邊向曹操求援。當曹操得知消息後,他立即派出于禁督七路大軍支援曹仁,以防止樊城被攻破。然而于禁錯誤地将大軍駐紮在低窪處。關羽得知消息後,他當即讓大軍建造戰船,并調來水師待命。八月時秋雨連綿,漢水暴漲,就此淹沒了于禁的大軍。此時關羽趁機進攻,就此擊敗了于禁率領的三萬大軍,并在陣前斬殺龐德,于禁見大勢已去,隻能選擇投降。

呂蒙白衣渡江奪得荊州,卻導緻孫劉聯盟崩塌,這是明智的選擇嗎?

正因為關羽擊敗了曹操派出去增援的精銳大軍,為了防止樊城被破,曹操以分封江南為條件,希望孫權能進攻關羽後方,就此降低樊城前線的壓力。而孫權卻早有攻打關羽的想法,他當即背棄了與劉備之間的同盟關系,轉而與曹操結盟,并派出呂蒙進攻荊州。當時呂蒙來到浔陽,把精銳士卒都埋伏在船艙裡,并讓一部分士兵一路充當在甲闆上搖橹和揚帆的船工,身穿普通衣服而不帶甲胄,另一半部分士兵充當商人,讓船沿着長江向江陵欠佳,沿途關羽的巡哨都沒有引起警覺,導緻江陵所有的崗哨包括站崗的軍士都被呂蒙活捉了,此時坐鎮後方的糜芳和傅士仁不戰而降,荊州後方就此淪陷,導緻了最終關羽的敗亡。隻不過呂蒙雖然用白衣渡江奪得了荊州,但他卻也導緻了孫劉聯盟的崩塌,既然如此,那他占據荊州是一個明智的選擇嗎?

呂蒙白衣渡江奪得荊州,卻導緻孫劉聯盟崩塌,這是明智的選擇嗎?

事實上,攻占荊州确實是一次不錯的奇襲戰,關鍵的問題在于,即便東吳奪得了荊州,東吳也不能憑借荊州一統天下。要知道荊州在蜀漢手中時,東吳與蜀漢交好,兩國還能共同抵禦曹魏,若是如此,天下的格局再不濟也是三分天下,如果運氣好,兩國在聯手的狀态下,說不定還能将曹操擊敗。畢竟曹操的勢力太大,僅憑孫權和劉備其中的一方,是不可以與之抗衡的。而這也是當時周瑜和魯肅一直站在孫劉聯盟這一戰線上的原因所在。

呂蒙白衣渡江奪得荊州,卻導緻孫劉聯盟崩塌,這是明智的選擇嗎?

隻可惜周瑜和魯肅努力了這麼久的成果,就這樣被呂蒙給毀掉了,荊州之戰後,東吳雖然得到了荊州的部分區域,但也就此失去了争霸天下的機會。

呂蒙白衣渡江奪得荊州,卻導緻孫劉聯盟崩塌,這是明智的選擇嗎?

筆者認為,呂蒙目光短淺,沒有争霸天下之心,這才會偷襲荊州,斬殺關羽。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