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他輔佐三代帝王,當官52年從未犯過大錯,後人卻評價:大清正是亡于此人

說起曹操很多小夥伴都知道,曹操是我國曆史上有名的一位枭雄,他的一生文韬武略,打下了曹魏政權的基礎,然而曹魏政權隻存在了40年便被司馬家篡奪,成立晉朝。

他輔佐三代帝王,當官52年從未犯過大錯,後人卻評價:大清正是亡于此人

後續司馬家族對于曹操的後代是能殺則殺,在此後的千多年裡曹操後代便沒出現過任何人才。在1500年之後,清朝出現了一位曹姓父子,一位名為曹文植,一位名為曹振镛,這二人都是在科舉中高中進士,而且還是曹操的嫡系後代,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曹振镛,他曆經了清朝三位皇帝,擔任了一個又一個重要職位。

他輔佐三代帝王,當官52年從未犯過大錯,後人卻評價:大清正是亡于此人

在嘉慶年間,嘉慶帝外出,曹振镛便以宰相的身份在京城打理政務,而在道光時期,曹振镛更是深受皇帝青睐,被封為太子之師和軍機大臣。在曹振镛去世後,道光帝親自祭奠他,并将他的畫像請入紫光閣。

他輔佐三代帝王,當官52年從未犯過大錯,後人卻評價:大清正是亡于此人

從曹振镛27歲得中進士踏入仕途,再到他80歲辭官退休,一生在朝廷為官52年,在此期間他從未犯過任何大錯,被很多人譽為政壇上的不倒翁。而他到底是怎麼做到的呢?據悉根據曹振镛說,他的為官之道沒别的便是隻有六個字:多磕頭,少說話。也正是因為這六個字反映了當時封建社會的為官之道,不過也正是因為這六個字,他被清朝後人評價為大清的掘墓人。

因為這六個字雖然代表了為官之道,但也代表了無所作為,而無所作為的官員,一味的迎合權貴,沒有救濟天下的胸襟,最後所能造成的也就是一個平凡的天下,而這種走形式的官場作風,也是被曹振镛等人帶出來的,尤其是在道光年間最為流行,是以的确是一種誤國誤民的做法,後續有人稱曹振镛的這種做法幾至亡國,罪過極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