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古代被判滅九族的人,家人為啥在家等死也不逃?原因很簡單

中國自古以來就存在着各種各樣的宗族,這些人聚族而居,往往形成一個巨大的地方離心力。面對這種情況,統治者就采用了一個比較殘酷的刑罰,那就是滅族。翻開中國史書,滅族之禍比比皆是。

古代被判滅九族的人,家人為啥在家等死也不逃?原因很簡單

之是以采取滅族的做法,那是因為因沒滅盡他人族,斬草除根,導緻死灰複燃的事情曆史上有很多。曆史上記載最早的是“少康中興”。夏王朝有後代和分支未被篡位者殺盡。于是,少康就帶領族人最終經過奮鬥擊敗篡位者,恢複了夏王朝。

最出名的大概就是“趙氏中興”。這件事被改編為戲劇《程嬰救孤》。春秋末期,趙國先祖趙氏一族曾經被滅族,留下遺腹子趙武,被門客程嬰所救。趙武長大後,在與趙氏相善的韓氏家族幫助下重新崛起,并徹底誅滅了對頭屠岸夷家族。

由于時代的不同,對于滅族的做法多有不同。早期的做法傾向于全族盡殺,非常的殘酷。這種做法發展到唐代時達到頂峰,往往一株連就達到數十族,遠遠超過了最高的“九族”的習慣。這和唐朝時期世家大族之間互相通婚,把持朝政,限制皇權有很大關系。

古代被判滅九族的人,家人為啥在家等死也不逃?原因很簡單

如此殘酷的刑罰,往往很少出現有人逃跑的情況。當然我們不排除有些人是為了心中的一些信念,如“義”。但大多數人是一樣的,蝼蟻尚且貪生,更何況是人呢?其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無外乎這三種情況。

第一,心存僥幸。在儒家文化占據主流的社會意識形态之後,人們往往對于弱者會抱有一定程度的同情心,并通過法律來表現出來。滅族時殺盡所有人的口号在執行時會有一定程度的折扣。

諸如不誅殺年紀過大或者年紀過小的人,對于女性通常不予以斬殺。殘障人士也是可以逃過殺身之禍。通常屬于這種情況的人很少有逃跑的,因為逃跑的話後果會更嚴重。

古代被判滅九族的人,家人為啥在家等死也不逃?原因很簡單

第二,來不及逃走。所謂雷霆雨露,皆是君恩。在那個皇權決定一切的時代,一個人永遠無法肯定自己能活着到第二天。如朱元璋時期,大規模的殺戮使得每天上朝的臣子都戰戰兢兢,每天下朝的第一件事就是慶幸自己還活着。

像這種君主突然發怒斬殺大臣,誅滅其族的情況使得很多人在還沒明白怎麼回事的時候就被殺掉了,根本來不及逃。漢景帝時期,三公之一的晁錯,正常的去上朝,結果半路上卻被拉到菜市口腰斬了,同時被殺的還有他的家人。

古代被判滅九族的人,家人為啥在家等死也不逃?原因很簡單

第三,實在逃不掉。中國古代自商鞅變法是就形成了嚴密的戶籍制度以及連坐制度。每個人外出都必須有路引,沒有路引,住店都不行。逃犯一般不會有這個東西,商鞅就是因為逃跑時沒有路引才會有最後的悲慘結局。

同時,連坐法的實行使得沒有人敢于包庇陌生人。古代的交通不便,一個陌生人尤其是沒有路引的陌生人,很容易被本地人舉報。這也就是曆史上很多逃犯在被發出海捕文書後都能被捉到的原因。

古代被判滅九族的人,家人為啥在家等死也不逃?原因很簡單

有鑒于此,逃與不逃結局差不多,留下來的話,還有可能活下來。那麼,做出什麼樣的選擇就顯而易見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