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醫療器械細分行業百花齊放大格局

近年來,在創新醫療器械領域,我國政府多次出台強有力政策,着重提高醫療器械的創新能力和産業化水準,提供自主創新的沃土,多元度鼓勵創新醫療器械,相關政策有望加速落地,明确各環節的工作任務,細化相關制度的要求,将有利帶動

醫療器械

産業自主創新,促使醫療器械企業加大科研投入力度,新一批具備領先技術或臨床急需的醫療器械産品有望加速上市。

體外診斷(In Vitro Diagnostics,IVD)是診療前提,醫技發展重要名額。IVD是在人體之外對人體标本進行檢測而獲得的臨床資訊進而判斷機體功能和疾病的産品和服務。體外診斷是指在人體之外,對人體血液、體液、組織等樣本進行檢測,進而判斷疾病或機體功能的診斷方法,診斷準确才能有進一步的有效治療,診療診療,診斷先行。

體外診斷細分領域非常複雜,按照産品技術原理大緻分十個主要産品線,如化學發光、臨床生化、血球、血糖等等,其市場空間、行業增速、技術平台和生命周期特點完全不同,是以需要甄别各子行業的行業特點來選擇有價值的投資細分。化學發光屬于體外診斷領域中的子行業,目前是容量最大的細分領域。

自從2011年新産業的第一台全自動化學發光儀器面世以來,國産品牌正在悄然覺醒,存量的進口品牌市場和增量的國産品牌市場均保持很高的增長水準。預計未來3年,國産發光行業增速可維持在50-60%之間。

近幾年分級診療成為醫改的重要課題,随着醫院資源不平衡的加劇,分級診療勢在必行。未來的就醫模式将會根據疾病的嚴重程度進行分級,合理有效利用有限的醫療資源。三級醫院主要提供急危重症和疑難複雜疾病的診療服務;城市二級醫院主要接收三級醫院轉診的急性病恢複期患者、術後恢複期患者及危重症穩定期患者。縣級醫院主要提供縣域内常見病、多發病診療,急危重症患者搶救和疑難複雜疾病向上轉診服務。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和康複醫院、護理院等為診斷明确、病情穩定的慢性病患者、康複期患者、老年病患者、晚期惡性良性腫瘤患者等提供治療、康複、護理服務。

從2016年全國醫院的門診結構開始發生明顯變化。2016年第一季度,一級醫院的門診量增速首次超過三級和二級醫院,并保持20%以上的超高增速增長。2015年同期隻有2%的增長,分級診療在潛移默化中持續推進,并達到相對顯著的成效,2018年部委結構的調整,将進一步加速分級診療的執行力度和速度。在此政策的大背景下,基層醫療将極大利好國産醫療裝置企業。

随着國産心髒支架水準的提升,目前國産品牌市場佔有率已高于進口品牌,根據丁香園資料,國産品牌市場占有率約為三分之二藥物洗脫支架占據主要的市場地位,根據智研咨詢資料,樂普醫療(24%)、微創醫療(23%)、吉威(20%)三家公司合計占據接近70%的市場佔有率,趕超進口品牌。

國産心血管支架已經獲得臨床醫生的認可,在國内市占率上大幅領先進口品牌。除了藥物洗脫支架外,國産可降解支架研發進展理想,相關支架有望在2018年上市,将成為趕超進口品牌的重要推手。中美發生貿易戰,高端醫療器械首當其沖,一方面表明國産高端醫療器械品質已經達到國際領先水準,另一方面進口品牌的份額在國内日益萎縮,目前心髒支架國内市場進口品牌市場佔有率合計約為25-30%,約為25-30萬個支架量,未來國産品牌有望加速替代,進一步蠶食進口品牌份額。

自2016年開始,超聲國産小龍頭的增長都顯著超過進口品牌的增長,也超出行業增長,随着控費的大主題不斷執行,國産裝置以其優異的成本效益逐漸擠占進口品牌份額,尤其是在走量的裝置上,具有很大的競争優勢。而随着行業監管的趨嚴和國産優質企業的品牌效應,規模較小的創業型企業,發展前景相對不樂觀。傳統的普通彩超裝置,龍頭具有品牌、成本、規模效應等特點,小企業難以分羹,然而在一些具有特色的功能細分産品,可能在未來能夠占據一席之地。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