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素質好才能共享

随着越來越多的共享單車的投入使用,市民們的出行條件得到了極大的改善,出行的“最後一公裡”的尴尬被完美地化解。然而,随着不斷營運,一些新的問題暴露了出來,質疑之聲初步顯露。那麼,處于共享時代潮流下的我們,該怎樣去規範自己的行為呢?

将共享單車的零部件拆卸的情況屢見不鮮,而塗抹二維碼、上私鎖等行為也時有發生,這都可以是自私自利,甚至可能是損人利己的表現。當修車所的毀壞自行車倚疊如山時,怎不讓一個擁有正直之心的人感到心痛?國家乃至整個社會為了推行低碳出行而付出了大量的汗水,卻有人為了蠅頭小利而破壞公物,甚至是偷盜公物,這如何不令人扼腕?國小生騎車上路讓人不禁捏了一把汗。也許是疏忽,也許其他原因,導緻了這番局面,面對此情此景,我們該怎麼做?

共享單車不是一個個案,而是代表了一類事件,随着社會的進步與發展,共享時代即将于不久的将來出現,目前我國整體的社會現狀卻還令人堪憂。在不斷前進的浪潮中,我們應如何做好準備,迎接共享時代的到來。

這要依賴于我們對自身的管制與規範,對他人的監督與勸阻,以及政府的正确引導。

我們應樹立自己的行為規範,追求在法律之下的自由。共享單車既然是集體的财産,那麼我們便應該保護集體的利益先于個人的利益。對于那些塗抹車牌,假裝私鎖的行為,我們應建立起正确的價值觀并給予客觀評判,從根本上抵制此類思想的滋生。這樣才能由己及人,維護社會的制度。

我們應對他人不良的行為給予否認并制止。當看到身邊的人對共享單車此類公有财産有破壞行為或傾向的話,我們應及時制止并闡明大義,當我們看到身邊的國小生騎車上路時,我們應加以勸告并述說危害。唯有如此,才能推動整個社會的素質發展。

政府的正确引導應是其中最關鍵的一環。倘若在某些方面出台硬性規定,或要求人代會制定相關法律、法規來規範國民的行為,督促共享單車生産機關對取車流程的完善而減小對兒童的危害。這些能夠直接引導社會風氣的大方向。

低碳綠色出行是每個人都在憧憬的美好願望,而以共享單車為代表的共享時代已到來,我們應加強價值觀念的建構與素質的提升,唯有這樣,我們才能夠完美地迎接這一共享時代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