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解放戰争中最慘烈的突圍戰:解放軍損失三萬餘人!

曆史有自己的生命,它就像一個人,既随和又自尊。——餘秋雨

1945年10月,從廣東北返的八路軍359旅南下支隊與鄂豫邊區的新四軍第5師和從河南中部南下的嵩嶽軍區部隊在豫西桐柏山區勝利會師,遂組建了中原軍區,總兵力達62197人,李先念為司令員,鄭位三為政委。中原解放區一度發展到60多個縣,由鄂豫、皖西、豫西、陝南、豫皖蘇、桐柏、江漢七塊戰略區組成,人口5357萬,土地6萬多平方公裡。

1946年5月,蔣介石還都南京。如果把中國比作一個人,那麼中原地區就是心髒,中原軍區就像一把刀子架在蔣介石的心窩旁邊,他怎麼都覺着不自在。早在中原軍區成立之始,國民黨第一戰區胡宗南分兵一部,自西北沿隴海線兩側東進;第五戰區劉峙所部,沿平津路兩側,自北向南進犯;第六戰區的部隊由鄂南北近,三方兵力達30萬,不斷蠶食着中原解放區。

解放戰争中最慘烈的突圍戰:解放軍損失三萬餘人!

國民黨軍隊采用堡壘戰術,步步為營,一路上造碉堡,修戰壕,在短暫的停戰期還大搞戰備。由于我軍當時的實力還比較弱小,準備不足,而且當時還抱有和平統一的想法,隻能逐漸退讓。1946年4月底,中原軍區的5萬多部隊已經被壓縮到方圓不足百裡的鄂北小鎮宣化店。

1946年6月,國民黨終于撕下僞裝和平的面具。劉汝明部整編第55師、68師和張岚鋒部在曹縣、民權、考城、蘭封一線嚴陣以待;胡宗南部整編第15師、32師、38師、40師、85師、47旅和孫殿英部守衛安陽、新鄉、洛陽,主力布置在新鄉一線。孫震部整編第3師、41師、47師由北向南、整編66師由南向北推進。決定于6月26日,對中原軍區發動進攻,決定在48小時内全殲中原軍區。

中原軍區得到這個消息時,立刻準備突圍,并向延安做了彙報。毛澤東沒有任何猶豫,直接電令:同意突圍,愈快愈好,不要有任何顧慮,生存第一,勝利第一。今後行動,一切由你們自己決定,不要請示,免延誤時機,并保機密。望希望團結,預祝你勝利。

對于突圍而言,方向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當時南面都是國統區,中原軍區可以向東、向北、向西三個方向突圍。經過開會決定後,一緻通過向西突圍,因為西有秦嶺、武當山等大片山區,遇到大股敵人,解放軍部隊可以迅速化整為零,然後再集中西進。但是這條路山多路險,是以決定再突圍前将重武器全部抛棄,隻要把人帶出去就是勝利。

解放戰争中最慘烈的突圍戰:解放軍損失三萬餘人!

突圍計劃制定之後,中原軍區司令員李先念向往常一樣派人去國民黨部隊交涉防區事宜,還到處刷寫和平智語,以期達到迷惑敵人的目的。同時派出皮定均的一旅故意在宣化店東北潑陂河前沿加強工事,佯裝成中原主力想在東線打一場惡戰的态勢。6月23日和24日,又指令皮定均的一旅在東線陣地上頻繁調到,深夜在秘密向西轉移,天亮後再公開向東開進,造成主力向東突圍的假象。

6月24日開始,一切準備就緒,中原軍區主力分成兩路向西開始突圍。李先念、王震等率中原局、中原軍區直屬隊和二縱隊主力15000人為北路,王樹聲率一縱隊主力和二縱15旅13000人為南路。張體學率鄂東軍區部隊,挺進大别山腹地,牽制敵人兵力。黃林率河南軍區部隊,在平漢路西側掩護北路主力突圍作戰,皮定均率一旅吸引國民黨主力。

實際上從1946年初,中央就有了決定盡力争取和平轉移,如果和平轉移不行就實行突圍的計劃。到了四月中旬,中原軍區通過各種方法送走了3000名傷病員和地方幹部,并複原了8000名戰士。在6月份突圍時,中原軍區還有5萬餘人。

解放戰争中最慘烈的突圍戰:解放軍損失三萬餘人!

李先念在80年代初的談話《關于編寫五師戰史和鄂豫邊區革命史的幾個問題》和《要正确評價中原突圍》裡,兩次也都說最終儲存了近兩萬人或兩萬多人。是以,實事求是地講,中原突圍最終儲存了2萬人,損失了3萬餘人。

損失最慘重的部隊——鄂東獨立二旅。

吳誠忠帶領的鄂東獨立二旅共6000餘人,在中原軍區主力向西突圍時,第2旅向東進入佛塔山地區,構築陣地對敵展開阻擊,狙擊戰打了三天,為主力撤退争取了時間,自己則被國民黨軍隊團團包圍。第2旅兵分三路成功突圍,準備繼續向東行軍時,中央軍委要求第2旅繼續留在大别山打遊擊,牽制敵軍。第2旅經過兩個月的艱苦奮戰,最後幾乎全軍覆沒,全旅隻剩下100餘人。

損失最小的部隊——一縱一旅

皮定均帶領的第1旅接到的任務,也是全力拖住、遲滞敵軍,使他們在3日之内無法判斷中原軍區主力的行動方向,在主力越過平漢鐵路後自行突圍。6月26日,敵人發現中原軍區主力正在向西移動,以數萬兵力兵分三路向第1旅陣地發動進攻。第1旅的戰士們利用野戰工事,死死地拖住了敵人。下午皮定均收到主力已經過了平漢鐵路的電報,知道自己的任務已經完成。

26日晚上,天降大雨。皮定均指揮軍隊藏在距離陣地不遠的劉家沖,第二天敵人并沒有仔細檢查,一路向西去。皮定均帶領着第1旅與主力背道而馳,孤軍轉戰24晝夜,橫跨鄂豫皖三省,克服崇山峻嶺、暴雨洪水,行程2000餘裡,除掉隊、失散、傷亡2000餘人,以三個團的5000人的完整編制到達蘇皖解放區,創造了中外戰争史上的奇迹。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