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球場巡禮】一棒把投手“擊沉”,什麼球場這麼大威力?

本期球場巡禮将帶大家巡遊舊金山巨人的主場,甲骨文球場。

【球場巡禮】一棒把投手“擊沉”,什麼球場這麼大威力?

圖源:Greenfly

球場概況

主隊:舊金山巨人

坐落:舊金山市區

所有人:舊金山港管理委員會

正常觀衆容量:41,915

最高入場紀錄:44,046

球場表面:天然草皮

球場結構:無頂

球場尺寸:左外場339到354英尺(103到108米)/左中外場399英尺(122米)/中外場391英尺(119米)/右中外場415英尺(126米)/右外場309到365英尺(94到111米)

建造沿革:1997年11月11日動工,2000年4月11日啟用,2019年10月至2020年6月翻新

建造成本:3.57億美元(合2020年5.37億美元)

本期要談的球場可謂現役北美職業運動球場的顔值擔當之一——面向舊金山海灣建造的舊金山巨人主場甲骨文球場。景色如畫的主場羨煞諸多球隊,然而别看巨人現在那麼風光,當年可是吃足了苦頭。

【球場巡禮】一棒把投手“擊沉”,什麼球場這麼大威力?

故事得從他們的上一座主場燭撞球場說起。1958年巨人決定從紐約搬遷到舊金山,球隊老闆霍雷斯-斯通厄姆(Horace Stoneham)不太熟悉加州的氣候,某個天朗氣清的上午,他在舊金山市長的陪同下滿心歡喜挑中了一座球場選址。

沒想到的是,此地實際氣候惡劣,過了下午一點就狂風大作,要知道,職業棒球比賽可沒有在上午打的。斯通厄姆以為找到了個好地方,實際上卻抽中一枚下下簽。無奈球場早已動工,他隻能接受木已成舟的事實。

【球場巡禮】一棒把投手“擊沉”,什麼球場這麼大威力?

John Bolles 球場的總設計師 圖源:NFL官網

可想而知,燭撞球場成為了MLB口碑最差的球場之一,甚至發生過投手被風吹得站立不穩,球從手中掉落造成投手犯規的情況。球迷們同樣遭罪,在燭撞球場完整看完一場夜賽,與之說是在享受棒球,不如說某種程度上是在挑戰自我。1981年球隊專門出具了一份書面檔案,論證燭撞球場“不适合打棒球”。

【球場巡禮】一棒把投手“擊沉”,什麼球場這麼大威力?

燭撞球場 圖源:NFL官網

到1970年代,按捺不住的巨人便開始尋覓新主場,為此還引發了和舊金山市政府的激烈沖突,球隊老闆都換了兩茬。球隊最有興趣的方案是在舊金山市區興建一所新球場,其他選項包括挪到灣區的南部(聖何塞),如果這兩條路都走不通,那巨人可能會選擇告别加州。

經過了五次夭折的球場提案,在舊金山市長親自過問下,總算在1996年市議會準許了從中國盆地(China Basin)社群給巨人勻出來一片臨海地塊用于興建新球場。建造費用全部由球隊自行籌措,沒有動用公共資金。

【球場巡禮】一棒把投手“擊沉”,什麼球場這麼大威力?

在地圖上的位置

新主場在千禧年一經亮相就俘獲了人們的心,球場正面視角較高的位置可以直接看見本壘打牆外的舊金山灣,風景壯麗。交通也友善很多,多條公共軌道線皆可直達,更沒有在燭撞球場折磨球迷幾十年的狂風。巨人來到西海岸快半個世紀,終于找到了自己真正的家。

【球場巡禮】一棒把投手“擊沉”,什麼球場這麼大威力?

巨人屹立西海岸 圖源:MLB sfgiant官網

走進球場,映入眼簾的除了海天一色外,不得不提的便是左外場看台的超大号可樂瓶和棒球手套,前者由可口可樂公司贊助搭設,後者采用1920年代的四指造型,意在紀念巨人悠久的曆史。得天獨厚的環境加上這兩處布景,讓甲骨文球場成為全世界最有辨識度的運動場館之一。

【球場巡禮】一棒把投手“擊沉”,什麼球場這麼大威力?

棒球手套 圖源:Greenfly

在MLB,距離水景不遠的球場有好幾座,比如聖疊戈教士的培可球場、匹茲堡海盜的PNC球場,但能直接将球打進水裡的,除了甲骨文球場就隻有PNC球場。考慮到PNC球場的打擊區距離附近的河道直線距離有455英尺,是以水花本壘打(Splash Home Run)基本上是甲骨文球場的專利。

每當巨人有主場比賽,當地的皮劃艇愛好者就會聚集在右外場牆外的海邊,一邊愉快地劃水一邊靜候本壘打球蹿過來。一旦有球落水,在場的所有人就會拼命搖動雙槳争搶這個寶貴的紀念品。

【球場巡禮】一棒把投手“擊沉”,什麼球場這麼大威力?

水花本壘打 圖源:MLB油管

不過想要候到這樣的球可不容易,因為臨海而建,地形直接影響到了球場的外場構造,其外場深度在全大聯盟數一數二,是最難擊出本壘打的球場之一。就拿剛剛創下隊史正常賽勝場紀錄的巨人為例,他們在2021賽季擊出國聯最多的241支本壘打,其中主場104支,客場137支,足足差了33支之多。

按照本壘打系數(相較于聯盟平均産生本壘打機率)計算,2021賽季甲骨文球場在整個大聯盟排名倒數第六。在2020年球場改造縮短外場之前更是經常在榜單上墊底。極度偏投手的球場特性限制了水花本壘打的産量,2021賽季一共有14支水花本壘打,這還算是豐年,少的時候全年可能不到5支。

【球場巡禮】一棒把投手“擊沉”,什麼球場這麼大威力?

球場外的海灣港口風光 圖源:Greenfly

本壘打少的另一面是三壘打多,如果計算三壘打系數,2021賽季甲骨文球場瞬間攀升到了第七名。這裡的外場不但深,還極其不規則,尤其右外場部分的擋牆為了緻敬巨人在紐約時期的主場波洛球場(Polo Ground),采用大量複古裝飾,球打到這裡常常發生詭異彈跳,獲得了“死亡之谷”、“三壘打胡同”的别号。2007年全明星賽,鈴木一朗正是一棒将球打在這裡,輕松跑出了一發場内本壘打。

【球場巡禮】一棒把投手“擊沉”,什麼球場這麼大威力?

Polo Ground 圖源:MLB sfgiant 官網

2010年前後巨人圍繞投手陣容建隊,打造了五年三冠的雙數年王朝,甲骨文球場(當時冠名為AT&T球場)的球場特性在其中也扮演了不小的作用。棒球的一大特色是球場設計有一定自由度,既能呈現出豐富多彩的美學效果,也能直接影響到場上的比賽形态。甲骨文球場毫無疑問是這兩方面集大成者,小夥伴們路過舊金山一定記得要去一下哦,順便賽個艇就更妙了!

【球場巡禮】一棒把投手“擊沉”,什麼球場這麼大威力?

你最喜歡MLB的哪座球場呢?或者你的主隊的球場是哪座呢?歡迎在評論區告訴我們!

【球場巡禮】一棒把投手“擊沉”,什麼球場這麼大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