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區塊鍊技術,能否終結電子合同造假?

場景沒有搭建,區塊鍊技術隻是空中樓閣

區塊鍊技術,能否終結電子合同造假?

文  | 墨菲

區塊鍊已被捧至神壇。

被包裝得神乎其神的區塊鍊,到底在哪個場景落地了?

一本君将從今日開始,遍訪區塊鍊項目,探訪實際落地情況,并展望未來。

以下是第三篇,區塊鍊技術,能否終結電子合同造假?

作為金融基礎服務的電子合同行業,在今年出現了新的生機。

新的公司出現,和簽、簽悅等,紛紛進場;新的産品出現,易保全、法大大等,推出了網絡仲裁服務;新的投融資出現,e簽寶,獲得了1.5億融資。

但行業欣欣向榮的另一面,卻是“洗牌”的悄悄開始。

據業内人士爆料,雲簽在去年7月,已經出現員工工資發放難的問題;一批前期營銷兇猛的公司,也面臨無錢可燒的窘境;更多小平台,已經開始轉型、被收購,甚至離場。

即使緊跟電子商務的發展浪潮,即使被譽為百億級别市場,電子合同領域的厮殺,也異常激烈。

多家平台開始主動更新,而區塊鍊,是一個重要方向。

01 電子合同的挑戰

因為市場教育不足、行業競争激烈,“2013年火熱的一批,有些已經成為了先烈。”電子合同業内人士齊偉表示。

電子合同領域,最大的挑戰就是市場教育。

區塊鍊技術,能否終結電子合同造假?

一方面,C端的客戶契約精神不夠。

“中國人簽合同的習慣并沒有完全養成,大多數還是口頭協定。”簽悅CEO劉強表示。

是以,往往是等到出事了,才想到合同的重要性。

另一方面,B端的公司缺少主動接電子合同的動力。

“目前隻有有剛需的、行業靠前的、主動意識強的企業才會去接入電子合同。很多企業抱有僥幸心理。”劉強認為。

不過,随着2015年的e租寶事件,和去年的現金貸風波,讓不少使用者、網際網路金融企業認識到了電子合同的重要性。

“如果出現突發事件,是教育市場最好的時機,也是電子合同發展的機會。”劉強認為。

行業另一個問題,是技術實力。

“我們當時不接電子合同的原因,一方面是為了省一些成本,另一方面,是怕接了合同,多了确認的步驟,影響我們放款的速度。”某現金貸平台負責人稱。

“這确實是一個問題。”易保全副總裁任可解釋,但有時候處理慢,并不是合同公司的問題,而是CA機構發證速度慢的問題。

CA,就是電子商務認證中心,是發放和管理數字證書的“發證機構”,承擔了簽發數字證書、确認使用者身份等工作。

可以簡單了解為,必須有CA的證書,才使數字簽名不能僞造或篡改,使電子合同具有法律效益。

“我們的處理方式,是多對接幾家CA機構。”任可表示。

但也有電子合同公司,會把來不及處理的合同囤着,等到低谷時段再集中處理。不過,這樣簽訂的電子合同,實際上是有“瑕疵”的。

而客戶最擔心的,是自身資料的安全。

“有能力自己布局伺服器的電子合同公司并不多。”任可稱,“大多數會存儲在阿裡雲、華為雲等公有雲上,沒有自己的獨立存儲空間。”

如果客戶擔心自己的合同資料外洩,電子合同公司會采用“本地部署的方式”,但這種妥協方式,有時候也會遇到資料篡改的糾紛。

另一方面,部分電子合同公司也屬于九死一生的“創業公司”範疇,一旦他們撲倒,他們對接的電子合同資料将如何處理?

尤其是,電子合同創業公司還面臨最大的挑戰——實力背景強悍的國家隊。

比如,CFCA和北京CA,把持着銀行和醫院兩大場景。有最好的場景、用最強的技術,CFCA一年利潤9億。

這是一場不在一個起跑線上的比賽。

02 區塊鍊+電子合同

雖然遭遇挑戰頗多,但電子合同确實具有優勢。

和傳統紙質合同相比,電子合同最大的優勢就是成本低,速度快。

區塊鍊技術,能否終結電子合同造假?

“有些公司,比如租房公司,合同多,需要專門租場地,甚至要安排兩個從業人員推着小車拉合同,每年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齊偉對一本區塊連結清單示。

“傳統紙質的電子合同,也會存在欺詐問題。” 恒生雲融首席營銷官、電子合同前從業者李旭恒稱,比如蘿蔔章事件、騎縫章造假等。

在某種程度上,電子合同更加的安全可靠。

目前,電子合同被CA掣肘,行業天花闆比較低。“但電子簽名并不是證明電子合同有效的唯一技術。” 李旭恒指出,比如最近大熱的區塊鍊技術,也可以做到防僞溯源。

“實際上,目前的電子簽名技術,主要解決電子合同四個問題:一實名認證(身份可确認),二真實意願的表達,三身份不能被篡改,四内容不能被篡改。”李旭恒解釋。

而區塊鍊作為信任的機器,本身具有去中心、防篡改、可溯源等優點,特别适合應用在電子合同存證領域。

具體怎麼做?

比如,某家公司和客戶簽訂了一份電子合同,這份合同的Hash值,會在鍊上“全網廣播”,鍊上的節點,會同時收到并記錄下來。

“目前,電子合同的區塊鍊多是聯盟鍊。”易保全創始人劉剛對一本區塊連結清單示,“聯盟有公證處、司法鑒定中心等加入,還計劃定向邀請銀行、保險經紀公司等,會擴充到十幾個節點。”

實際上,類似分布式存儲的技術,早已經有電子合同公司在研究,但區塊鍊最大的優勢是,“能證明電子簽名公司也無法篡改資料”。

“證據最關鍵的就是‘真實性’。”劉剛解釋道,“之前,如果客戶問我們會不會篡改資料,我們會解釋自己有‘專利’,或者強調自己‘獨立第三方’的身份;現在隻需要向客戶表明我們使用了區塊鍊技術。”

在聯盟鍊裡,各個節點都有完整的“資料賬本”,一個節點篡改資料,其他節點就能發現。

除非出現51%攻擊,整個聯盟鍊節點集體篡改資料——如此,造假成本會大大提高。

03 資料保全

實際上,電子合同存證的背後,是電子資料的存證。

“無論是聊天記錄、發表在網絡的文章、還是你畫的畫,存證的邏輯都是一樣的。”劉剛解釋,這些資料都可以先在“黑箱子”中,算出不可逆的Hash值,而這個Hash值,就可以作為聊天記錄等電子資料的唯一數字ID。

區塊鍊技術,能否終結電子合同造假?

是以,資料存證是一個更大更基礎的市場,電子合同、版權、專利保護等,都屬于資料存證衍生出的産品。

而區塊鍊可應用的領域,也可以擴散到整個電子資料存證中。

不過,雖然前景廣大,但目前區塊鍊和電子合同的結合依然存在挑戰。

首先,雖然區塊鍊底層技術開源,但“開源的技術是很粗放的”,最後能不能落地,還需要電子合同平台進一步開發。

對于目前産品同質化嚴重的電子合同市場而言,這是一個不小的技術挑戰。

另一個技術挑戰是,區塊鍊本身有“重複記賬”的特性,即使是聯盟鍊,面對每天一百多萬單的簽約量,每月資料量就近1T,如何存儲這些資料,也是一個問題。

“目前,我們做了一個壓縮,存儲的資料量已經降到了原先的10%以下。”劉剛表示。

其次,是區塊鍊的法律效力問題。

比如電子合同,如果有電子簽章,有CA憑證,是可以直接作為證據使用;如果你說合同儲存在“區塊鍊”上,除非對方不抗辯,否則不能直接作為證據。

劉剛解釋,這也是為什麼聯盟鍊需要加入公證處、司法鑒定中心,實際上是讓他們作為背書,“給上鍊的電子合同,直接出具公證證書”。

“可能随着技術的發展,某一天法院會直接認定區塊鍊上的資訊可以直接作為證據。”劉剛認為,即便如此,還需要證明“你使用的鍊就是區塊鍊”的問題。

是以,雖然區塊鍊在追求“有紀律無組織”的狀态,尤其是智能合約,在追求完全抛棄第三方的自動執行狀态,但在現實中,目前還是需要一個公信的力量在背後支撐。

最後,雖然目前區塊鍊技術火熱,但并不意味着這項新技術不會被取代。

“區塊鍊本質上一個就是個技術,不過被很多人神化了。”劉剛認為,“在資料保全領域,區塊鍊在防篡改方面,提升了一個很大的台階,但技術還是要回歸具體場景。”

場景沒有搭建,區塊鍊技術隻是空中樓閣,落地困難。

而在資料保全領域,Token如何産生價值,也是一個問題。

“去年6、7月份,有人就建議我們發個币。”劉剛回憶,“但這個币就好像我們推出了一個積分一樣,到底能帶來什麼作用?”

是以,在資料保全領域,建立公有鍊難度大,如何找到價值點,讓普通參與者也能主動提供服務?

和區塊鍊的結合,是電子合同公司的更新方向之一。

但區塊鍊技術,更多是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

隻有深耕在場景中的技術,才有真正的價值。

原文釋出時間為:2018-04-02

本文作者:一本财經

本文來源:

36氪

,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