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國内五大行均入局區塊鍊,成2017年年報亮點

國内衆多企業已經紛紛開始試水區塊鍊領域,此外,國内不少銀行也已經參與其中了。據新京報報道,2017年銀行布局區塊鍊成為年報中的亮點。五大行已将區塊鍊技術應用到扶貧、國際貿易、住房租賃平台、電商供應鍊、雄安新區服務場景等領域。

五大銀行區塊鍊技術應用情況如下:

中國工商銀行

公開資訊顯示,工商銀行區塊鍊與生物識别實驗室推出首個自助可控的區塊鍊平台,平台于2017年第四季度推出,已助力貴州扶貧、工銀聚等項目成功投産。

2017年示,工商銀行組建七大創新實驗室,探索區塊鍊、人工智能、物聯網、雲計算等應用場景。

2017年第四季度,工商銀行區塊鍊與生物識别實驗室推出首個自助可控的區塊鍊平台,已助力貴州扶貧、工銀聚等項目成功投産。

中國建設銀行

建設銀行則探索“區塊鍊+貿易金融”技術,還在雄安新區将區塊鍊技術運用到租賃住房平台等。

2018年1月,建行在雄安上線首個區塊鍊租房應用平台。

“區塊鍊技術是建行一直瞄準的一個重要方向,也花費了大量的人力研究和探索,目前建行借助區塊鍊技術應用到國際業務。”建行行長王祖繼在建行2017年業績釋出會上表示。

中國農業銀行

農業銀行在國内銀行業中首次将區塊鍊技術應用于電商供應鍊金融領域,上線涉農網際網路電商融資産品“e鍊貸”;此外,推進金融數字積分(簡稱“嗨豆”)系統建設,打造區塊鍊積分體系。

中國銀行

中國銀行2017年年報則顯示,該行推出貿易融資區塊鍊應用,推出指紋、指靜脈及聲紋認證等生物認證科技應用。

中國銀行高管在中行2017年業績釋出會上表示,中國銀行要深化在區塊鍊、虛拟現實/增強現實、物聯網、量子通信等四大方向的新興技術研究。目前,(區塊鍊)相關技術在跨境支付、公益中行、雄安新區服務場景等方面都得到了具體應用。

據介紹,中國銀行作為一家傳統的銀行,藍圖、IT架構都很完整,“這個很完整的IT架構由過去集中式的,一定要過渡到集中式和分布式相結合,同時引入區塊鍊的科技元素,來使中國銀行變成一個數字化的銀行,我們要加大投入,不少于集團營業收入的1%。”

中國交通銀行

交通銀行網際網路金融業務中心副總裁範海鷹此前透露,交行正在探索區塊鍊數字票據系統。

區塊鍊具有去中心化、去信任中介、交易結果不可篡改和使用者匿名參與等顯著優勢,業内專家稱,區塊鍊在最有可能先在金融和電商領域落地。随着今年初央行表态積極推進官方數字貨币,區塊鍊技術正被國内越來越多的金融機構追逐。

目前,各銀行業金融機構紛紛圍繞該技術進行多方面的應用嘗試,業務領域包括電子貨币、支付結算、票據、供應鍊金融、反洗錢和客戶識别等等。

原文釋出時間為:2018-04-08

本文作者:36氪的朋友們

本文來源:

36氪

,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