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強渡大渡河紅一團三營長,二授中将一下落不明,40年後補發烈士證

“大渡橋橫鐵索寒”,寫的是中央紅軍長征時,紅軍強渡大渡河,一舉粉碎蔣介石想讓紅軍做第二個石達開的夢想。當時,紅軍是走了兩條路,一路是楊得志率領的由紅一團,經80多公裡的急行軍趕到大渡河右岸的安順場,打敗了駐守的敵人之後,開始強渡大渡河成功,可惜的是船太少了,根本無法在短時間内渡過數萬紅軍。

強渡大渡河紅一團三營長,二授中将一下落不明,40年後補發烈士證

于是,決定另一路飛奪泸定橋從橋上走,這樣大部隊就能很快順利通過,這一路是由紅四團團長楊成武率領。

強渡大渡河紅一團三營長,二授中将一下落不明,40年後補發烈士證

但無論是從渡船通過,還是從橋上過河,楊成武和楊得志都是赫赫有名的“三楊”之一,他們作為中央紅軍長征的先鋒官,以自己超凡的能力和頑強的革命精神,為紅軍打通了天塹,真的是在中國革命史上寫下了重重的一筆。

強渡大渡河紅一團三營長,二授中将一下落不明,40年後補發烈士證

1935年5月上旬,中央紅軍準備渡過大渡河,5月24日晚,楊得志率領的紅一團,經80多公裡的急行軍趕到大渡河右岸的安順場,安順場一帶大渡河寬100多米,水深流急,高山聳立。這個地方有川軍2個連駐守,渡口有川軍第24軍第五旅第七團1個營築堡防守,他們知道紅軍要從這裡通過,是以,趕緊構築工事,憑險防守,情況對紅軍十分不利。

強渡大渡河紅一團三營長,二授中将一下落不明,40年後補發烈士證

25日淩晨,紅一團開始強渡大渡河。紅一團第一營營長孫繼先從第二連挑選17名勇士組成渡河突擊隊,連長熊尚林任隊長,由帥士高等4名當地船工擺渡。7時,強渡開始,岸上輕重武器同時開火,掩護突擊隊渡河,炮手趙章成兩發迫擊炮彈命中對岸碉堡。

強渡大渡河紅一團三營長,二授中将一下落不明,40年後補發烈士證

突擊隊分成兩批,熊尚林帶領第一批8人先渡河,孫繼先帶領第二批8人再渡河。十八名勇士冒着川軍的密集槍彈和炮火,在激流中前進。快接近對岸時,川軍向渡口反沖擊,楊得志指令再打兩炮,正中川軍,十八名勇士戰勝了驚濤駭浪,沖過了敵人的重重火網,終于登上了對岸。

強渡大渡河紅一團三營長,二授中将一下落不明,40年後補發烈士證

這些過河智能雙全的勇士們,利用又高又陡的台階死角作掩護,沿台階向上猛烈沖殺。在右岸火力的支援下,勇士們擊退了川軍的反撲,控制了渡口,後續部隊及時渡河增援,一舉擊潰川軍1個營,鞏固了渡河點。随後,紅一軍團第一師和幹部團由此渡過了被國民黨軍視為不可逾越的天險大渡河。

強渡大渡河紅一團三營長,二授中将一下落不明,40年後補發烈士證

紅一團強渡大渡河的成功,自然要論功行賞,第一營營長孫繼先負責直接強渡,他標明17名紅軍勇士,組成渡河奮勇隊,分乘兩隻船,孫繼先就在第二隻船上,最終成功強渡大渡河,很快擊潰了擔任河防的敵軍一個營,爾後乘勢夾擊泸定縣城,配合四團奪下了泸定橋,保障中央紅軍機關順利過河。

強渡大渡河紅一團三營長,二授中将一下落不明,40年後補發烈士證

一營營長孫繼先,山東曹縣人,1911年出生,家境貧寒,從小就給村裡的地主割草,當放牛娃,他自幼跟拳師習武,練就了一身硬功夫,家裡連飯也吃不飽的他為了能混碗飯吃,便跑到濟甯國民黨第26路軍當兵,不多久之後,他就随着部隊從山東開到江西,參加對中央根據地的第二次“圍剿”,随後他參加了“甯都起義”,由白軍變成了紅軍,被編入瑞金獨立第四師教導大隊,任區隊長,從此開啟了他一生為之奮鬥的革命事業。

強渡大渡河紅一團三營長,二授中将一下落不明,40年後補發烈士證

他參加了中央革命根據地第三、四次反“圍剿”鬥争,長征開始,調任紅一軍團第一師一團(先遣團)一營營長,率部參加了湘江之戰、四渡赤水、突破烏江、巧渡金沙江等戰鬥,立下赫赫戰功。抗戰期間孫繼先參加了常生口、黃底崖等戰鬥,他調任第二旅旅長,教導第一旅旅長,解放戰争任山東省野戰軍(山東軍區)第四師師長,率部參加了萊蕪戰役,後任華東野戰軍第八縱隊副司令員、22軍軍長等職,1955年孫繼先被授予中将軍銜。

強渡大渡河紅一團三營長,二授中将一下落不明,40年後補發烈士證

二營營長陳正湘,強渡大渡河的時候,他的任務是到下遊佯攻,牽制川軍楊森的兩個團,以聲東擊西,麻痹敵人,是以當時他不在安順場強渡的現場,但同樣對強渡起了重要的作用,是以,他的功勞也是很大的。

強渡大渡河紅一團三營長,二授中将一下落不明,40年後補發烈士證

陳正湘,湖南新化圳上鎮人,先是在湘軍唐生智部當兵,參加過北伐戰争,後來在新城起義參加紅軍,曆任22軍特務營連長、營長,紅軍長征時任紅一軍團第一師第一團第二營營長,後任團長、師長,抗戰時任八路軍115師副團長、團長、晉察冀軍區第一支隊司令員、四分區司令員等職務,解放戰争任冀晉軍區二縱司令員,率部參加綏遠、集甯、晉北、張家口等戰役,建國後任鐵道兵團副司令員,1955年被授予中将軍銜。

強渡大渡河紅一團三營長,二授中将一下落不明,40年後補發烈士證

三營營長尹國赤,在紅一團強渡大渡河的時候,他率領第三營擔任後衛,留在原地掩護指揮機關,不要以為沒有在前面沖鋒,任務就減輕一些,其實,擔任後衛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為紅軍總部的指揮機關都在這裡,首長的安全更為重要。是以,紅花一定要綠葉襯,他在強渡大渡河戰役中也是立了大功的。

強渡大渡河紅一團三營長,二授中将一下落不明,40年後補發烈士證

可是,後來尹國赤在直羅鎮戰役中負了重傷,傷愈後調到陝甘甯獨立師任師參謀長,抗戰時期,任八路軍陝甘甯留守兵團警備七團團長,負責晉中、晉察冀邊區整訓部隊。1940年5月,在傳回延安時,因傷病複發而犧牲。

強渡大渡河紅一團三營長,二授中将一下落不明,40年後補發烈士證

戰友分開後一路征戰,通訊交通不便使楊得志想找到當年的三營營長尹國赤,時間一晃40年,楊得志擔任總參謀長,當年他手下的兩個營長都成了開國中将,卻唯獨尹國赤不知所蹤。他千方百計通過國家民政部和他所知道的是“江西吉安人”這唯一線索,楊得志本着對戰友負責的态度,下決心一定要找到尹國赤。

強渡大渡河紅一團三營長,二授中将一下落不明,40年後補發烈士證

功夫不負有心人,通過細心的尋找,才得知尹國赤是江西吉安永新煙閣鄉橫路村人,他1929年參加紅軍,參加中央蘇區曆次反“圍剿”鬥争和中央紅軍長征,任紅一方面軍一師一團三營營長。由于尹國赤參加革命後,一直轉戰各地,加之老家地處偏遠鄉村,交通資訊閉塞,直到犧牲,尹國赤也沒能回老家看一眼妻兒老小,家人對他的情況也知之甚少,仍在永新農村過着普通的生活。

強渡大渡河紅一團三營長,二授中将一下落不明,40年後補發烈士證

為此,他立即為尹國赤烈士寫證明材料,講述烈士的英勇表現,有關部門也對其家人進行了登門慰問。同時,向烈士家屬落實政策補發了烈士證書,同時,尹國赤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二批6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體名錄,雖然這時距尹國赤犧牲已經40多年,但足以告慰這位革命先烈在天之英靈。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