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幼時考試經常倒數第一,辍學後卻逆襲成功,成民國時頭号風雲人物

古往今來,我們看很多名人的成長經曆,幾乎都是幼時讀書,或聰穎惠達、品學兼優,出口成章、機警聰敏;或天賦極高、勤學好問,刻苦攻讀、終成大器;或胸有大志,磨砺意志,苦其筋骨,奮發有為,然而,今天我們向大家介紹一位,卻是幼時資質平平,立志是在老家養鴨子的人物,長大卻成為民國時期叱咤風雲的頭号人物。

幼時考試經常倒數第一,辍學後卻逆襲成功,成民國時頭号風雲人物

此人名叫李宗仁,之是以稱之為頭号人物,不僅是軍閥混戰年代桂系的領軍人物,更是一代抗戰名将,同時,在臨近全國解放的時候,曾經擔任過短時間的代總統,也可以算是做過“國家元首”級的人物,要是拿古代來說,可稱之為一朝天子,算得上是人中龍鳳了。

幼時考試經常倒數第一,辍學後卻逆襲成功,成民國時頭号風雲人物

每個人的成長之路,或早或晚會遇上一段黯淡時光,隻有在低潮在困境中生存下去,就能适應競争頑強成長。然而,在李宗仁晚年的時候,他稱自己是“幼無天才,長無特長”,那麼,他為什麼會這樣評價自己呢?我們先看看他小時候的成長經曆,才明白,他這一番言語并非完全是他的自謙之詞。

幼時考試經常倒數第一,辍學後卻逆襲成功,成民國時頭号風雲人物

李宗仁1891年出生于臨桂縣兩江鎮浪頭村,其實這個“浪”是讀音,這個字是由“木+田+木”組成,字庫裡沒有這個字,是以隻能用讀音來替代,按照村裡的老一輩子人說,這個字是雙木夾一田,加上李姓人家聚居的村子,對于當年“耕讀傳家”又是李姓的人居住地來說,是風光極佳之地,李宗仁故居是坐落在村口堡壘式大宅院,故居宅院背倚着一高一低兩座峻峭的石峰,遠遠望去,如行空天馬,當地人就叫它“天馬山”,加上這縱橫馳騁的“天馬”,村裡人說這裡是要出大人物的。

幼時考試經常倒數第一,辍學後卻逆襲成功,成民國時頭号風雲人物

可是,本來是達到小康水準的李宗仁曾祖輩,自從在村子裡居住幾十年來,就從來沒有消停過,先是清末的太平軍攻打桂林時,李家突遭橫禍,太平軍橫掃而過,鄉間盜賊蜂起。故宅被焚毀,曾祖又遭綁票勒贖,李家由此衰落。到了祖父李玉玺時,傾其所有在父親房子廢墟上重建起一座僅有“一堂兩廂房”的宅院,父親培英公年輕時聽說洋人在香港招募華工便懷着發财的夢想飄洋過海到南洋打工,沒有想到被洋人所騙,過得牛馬不如,十分悲慘生活後又回到老家,辦了一個私塾謀生。

幼時考試經常倒數第一,辍學後卻逆襲成功,成民國時頭号風雲人物

那年月,李家大人謀生愁眉苦臉,但小小年紀的李宗仁少年不知愁滋味,喜歡舞槍弄棍,偏偏算命先生說他奇貴無比,是以,父母對他的期望很高,一心希望他能讀多點書,将來出人頭地,為家裡争光。先是在自己辦的私塾裡讀書,可是他天生就不是讀書的料,一看到書本就頭疼,即便父親管教嚴格,他還是沒能學到多少知識。

幼時考試經常倒數第一,辍學後卻逆襲成功,成民國時頭号風雲人物

後來,他父親意識到自己雖然是老師,但教育自己的孩子得需别人才行,是以,托朋友介紹,到縣城裡的國小去讀書,縣城裡的國小開辦了不少新學科,包括數學、英文等,這令李宗仁更頭疼了,因為這些知識他此前沒有接觸過,學起來非常費勁,功課根本趕不上,常常遭到同學的嘲笑,這令他非常難受,也更沒心思學習了。李宗仁常常考試倒數第一,這令他很難為情,于是幹脆辍學回家了。

幼時考試經常倒數第一,辍學後卻逆襲成功,成民國時頭号風雲人物

父母見他實在是學不下去,便也不再逼他,便問李宗仁:“你長大後想要做什麼啊?”李宗仁便是十分向往地說:“我想成為養鴨人!趕着鴨子四處而走,鴨生蛋,蛋孵鴨,既賺錢又有趣,就像鄰村的張二狗一樣!人家靠養鴨發财緻富!我以後也要這樣!”隻是讓他在家裡當個農民,養點鴨子,老老實實地幹農活。

幼時考試經常倒數第一,辍學後卻逆襲成功,成民國時頭号風雲人物

辍學回家李宗仁,在老家幹農活的确起勁,但此時父母看到他小小年紀,青春的确不宜在田間浪費,還是得學點手藝更好謀生,于是,又托人到桂林找了一個學徒的活計,那便是“紡織習藝廠”學做紡織,他認為這手藝非常好,是以,15歲那年又被父母送到了廠裡學織布,通過半年多的學徒他終于學成歸來,家裡寄予厚望特地買了一部織布機,讓李宗仁教表姐們織布。但沒想到,李宗仁技藝不精,漿紗時,把砂漿弄焦了,一旦上機織布,随織随斷。後來,鄰村也請李宗仁去家裡教織布,結果還是随織随斷。

幼時考試經常倒數第一,辍學後卻逆襲成功,成民國時頭号風雲人物

讀書不成,手藝不就。此時李宗仁的父母很是焦慮,恰在此時李家的轉機來了,這一年,村裡人從兩江圩請來一位姓李的湖南拳師,此人名叫李植甫,因在老家得罪了當地惡少,故跑到桂林鄉下來躲避追捕,成為一名浪子,他不僅會武功,還會賦詩作詞,與培英公脾氣甚投,兩人都有相見恨晚之感。

幼時考試經常倒數第一,辍學後卻逆襲成功,成民國時頭号風雲人物

兩人說到教育孩子的問題時,他覺得李宗仁雖然長得不高,可是身體強壯,砍柴那是一把好手!學武也很不錯!便收他為徒弟學點打拳,便悉心教導李宗仁武藝。因當時廣西新辦的陸軍國小裡各級辦事人員、教官多是湖南人,是李植甫的同鄉。他是以對陸軍國小的情況很清楚,他看到李宗仁讀書不成,學紡織又失敗,遂建議培英公送李宗仁去投考陸軍國小。

幼時考試經常倒數第一,辍學後卻逆襲成功,成民國時頭号風雲人物

李宗仁父親對李植甫非常信任,也覺得這種亂世之下,年輕男子投身軍隊也是個不錯的選擇。于是,他就着手讓李宗仁專心在書房準備功課,以備來年投考。

幼時考試經常倒數第一,辍學後卻逆襲成功,成民國時頭号風雲人物

經過幾個月的準備, 1907年冬天,16歲的李宗仁到桂林城參加陸軍國小第二期的招生考試。那時,陸軍國小是官費辦學,學生待遇甚好,學校不僅負責學生的生活和服裝及書籍,每月還有津貼補助,這對于那個時代普通人家的子弟是不小的吸引力。

幼時考試經常倒數第一,辍學後卻逆襲成功,成民國時頭号風雲人物

當時李宗仁要去考陸軍國小,頓時在村裡傳開了,當時還有不少人笑話他,因為李宗仁讀書倒數第一,後學做紡織不成功,一直是村子裡的笑柄,在人們認為所謂的算命先生算命不過是為了騙錢騙吃的,信口胡謅!

幼時考試經常倒數第一,辍學後卻逆襲成功,成民國時頭号風雲人物

有人就笑了,說:”老李啊,你家次子經常穩定地成績霸占倒數第一!去學紡織,還說什麼學成了回來帶全村人一起學,一起緻富!可到頭來呢?真是笑死人了!在方圓幾十裡讓人笑笑就算了,何必到省城去丢人現眼?去成為城裡人的笑話呢?這是抹黑我們狀元鄉啊!“”小李,你當初的夢想是對的!你就應該努力去學學怎麼養鴨!當好一個養鴨人!“

的确,這一年報考陸軍國小堂的考生多達上千人,而錄取名額不過100多人,競争可謂激烈。尤其曆經讀書倒數第一,還有學習紡織的失敗經曆,使李宗仁對這次投考不敢抱太大希望,考完試回來後,他照常去砍柴,并忍受着村裡人撲天蓋地的嘲笑。

幼時考試經常倒數第一,辍學後卻逆襲成功,成民國時頭号風雲人物

俗話說,好事多磨,陸軍國小放榜時,經常成績墊底被人笑話廢柴的李宗仁考取了第一名!終于成為了一位陸小的軍校學生。從此,開始了他從一個農家子弟到職業軍人的蛻變。這是李宗仁人生生涯的重大轉折。由此,他進入了一個全新的圈子,接觸了革命新思想,使他的人生進入了一個新的起點。

幼時考試經常倒數第一,辍學後卻逆襲成功,成民國時頭号風雲人物

通過陸軍國小刻苦學習,李宗仁終于走進了軍隊,加上作戰勇敢,從班長、排長、後升任少校營長,當他手下能上司上千人的時候,就與舊桂第軍閥決裂,率第七軍參加北伐,轉戰湘、鄂、贛、皖,立下赫赫戰功;戰場上節節勝利,是以他回到了老家,開始興建一座宅子,取名将軍府,并更名為廣西自治軍第二軍”,自任司令。随着他的實力更來越雄厚,被當時人們認定為“新桂系首領”。

幼時考試經常倒數第一,辍學後卻逆襲成功,成民國時頭号風雲人物

當時的年代軍閥連年混戰,蔣桂戰争之後,他又和蔣介石攜手,随着日本侵略者的入侵,抗日戰争爆發後,李宗仁擔任第五戰區長官兼安徽省主席,指揮徐州會戰,親臨台兒莊戰役,在台兒莊與日軍血戰,以殲滅日本侵略軍數萬的成績,取得抗戰正面戰場首次重大勝利,這次輝煌的勝利,振奮了士氣和民心,極大地鼓舞了全國家的抗日信心和決心,戰功赫赫,彪炳史冊。

幼時考試經常倒數第一,辍學後卻逆襲成功,成民國時頭号風雲人物

一個少時資質平平的少年,日後卻在民國曆史上統領廣西大旗,及至問鼎中原,一度成為民國的二号甚至是一号人物,這的确是民國史上一大奇迹。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