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國軍大敗退時,老蔣帶走的這三個人比黃金字畫都重要,卻少有人知

解放戰争爆發前,國民黨無論兵力還是武器裝備都占據絕對優勢,加上背後還有美國的支援,是以老蔣信心滿滿,豪言隻需一年就可以結束戰争。解放戰争的第一年,國軍的确在戰場上占據了一定的優勢,但進入第二年後就開始走下坡路,第三年更是兵敗如山倒。三大戰役結束後,老蔣自知在大陸已經無法立足,于是開始考慮退路問題,最終他把目标選在了台灣。

國軍大敗退時,老蔣帶走的這三個人比黃金字畫都重要,卻少有人知

當時台灣的經濟還不發達,基礎設施也很落後,為了改變這種狀況,老蔣開始向台灣瘋狂搶運一切值錢的東西。光黃金就先後運送了三批,第一批為200.4459萬兩;第二批為57.2899萬兩,同時還有1000箱銀元(每箱4000枚);第三批為19.8萬兩,這三批黃金加起來總數為277萬5千餘兩。除了黃金白銀之外,老蔣還搶運了大批的珍貴文物,其中銅器、瓷器、玉器和雜項等共1424箱,圖檔畫冊1324箱,曆史文獻204箱,這些文物加起來共計231910件。

國軍大敗退時,老蔣帶走的這三個人比黃金字畫都重要,卻少有人知

除此之外,還有60多萬殘兵敗将跟随老蔣退到了台灣,這其中不乏一些文化名人和學者,比如張大千、胡适、梁實秋和林語堂等人。此外還有三個人是老蔣反複交代,一定要帶到台灣去的,在老蔣眼中,這三個人比黃金字畫還重要,那麼他們都是誰呢?第一個人是孔子的77代嫡長孫孔德成。衆所周知,儒家文化在中國有着深遠的影響,孔子又被稱為孔聖人,作為他的77代嫡長孫,孔德成自然也就成了儒家文化的代表人物。是以老蔣無論如何也要把他帶到台灣去,在台灣孔德成曾經擔任過“考試院”院長,2008年病逝,終年88歲。

國軍大敗退時,老蔣帶走的這三個人比黃金字畫都重要,卻少有人知

老蔣執意要帶走的第二個人就是張恩薄。他是天師道第63代傳人,天師道又名正一道,創立于東漢年間,至今已有近兩千年的曆史。張恩溥在20歲的時候就執掌了天師道的玉印和法劍,此後一直在江西龍虎山修行,在道教中享有極高的名聲,是以老蔣在敗退時也把他帶到了台灣。來到台灣後,張恩薄曾經擔任過台灣省道教協會理事長。

國軍大敗退時,老蔣帶走的這三個人比黃金字畫都重要,卻少有人知

老蔣看中的第三個人就是章嘉活佛七世羅桑班第達丹畢蓉梅。章嘉活佛是清朝時期掌管蒙古地區藏傳佛教的最大轉世活佛,深受信徒喜愛,在衆多追随者之中具有很高的聲望。羅桑班第達丹畢蓉梅是章嘉活佛第七世,在抗日戰争時期,他曾多次宣傳抗日救國,愛國熱情很高,貢獻也很大,深受世界佛教徒敬仰。這三個人分别是儒、道和佛家的代表人物,老蔣以為帶走了他們就帶走了民心,事實證明,他這個想法真是太天真了。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來關注栓哥的曆史課堂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