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望京機甲大熊貓元旦亮相就成網紅!創作者原來是……

2022年的第一天

望京街頭最新落成的大熊貓雕塑

終于揭開了神秘的蓋頭!

大熊貓圓滾滾的身軀外面

套上了銀色磨砂的機甲外衣

頭頂一個帶有小耳朵的機甲頭盔

胸前有一枚醒目的Wi-Fi标志

望京機甲大熊貓元旦亮相就成網紅!創作者原來是……

這頭憨态可掬而又有點兒酷的大熊貓,早在正式揭幕之前就已經成為人們熱議的焦點,如今成為了大家競相打卡的對象。有網友給它取名“賽博熊貓”

望京機甲大熊貓元旦亮相就成網紅!創作者原來是……

近日,藝綻君專訪了創作者、“85後”先鋒藝術家畢橫,揭秘這件公共藝術作品的創作幕後。

望京機甲大熊貓元旦亮相就成網紅!創作者原來是……

畢橫在新作前

創作深意

展現人文科技與環境保護

因為在望京生活多年,這裡成了畢橫的“第二故鄉”。此前,矗立在望京街頭的大熊貓雕塑經過9年的日曬雨淋,已是滿身斑駁,被列入城市更新行動計劃。

望京機甲大熊貓元旦亮相就成網紅!創作者原來是……

舊望京熊貓雕塑

經過層層選拔,畢橫的創作方案最終脫穎而出,“當時覺得挺興奮的,覺得可以為自己的第二故鄉做一點貢獻。我的設計理念是将人文科技發展與自然環境保護有機統一,使作品既符合望京的時尚潮流氣息,又能凸顯天人合一的古老智慧。”

望京機甲大熊貓元旦亮相就成網紅!創作者原來是……

制作中的望京大熊貓雕塑

畢橫介紹,熊貓整體由不鏽鋼闆一錘錘敲制而成,表面進行了啞光處理。“這件雕塑不算底座的高度是10.5米,我們将作品切開,分了五六次才從工廠運過來。為了能夠讓作品趕在元旦和大家見面,這段時間參與制作和安裝的勞工們都加班加點地忙活,大家都覺得是為市容市貌做一些貢獻,幹得很起勁兒。”

在大熊貓胸前的Wi-Fi标志,是經過數次讨論後确定下來的。“望京是一個高新技術産業聚集的地方,大熊貓的機甲外衣連同Wi-Fi信号标志,讓人聯想到科技創新發展。”在它的旁邊,還有一枚小小的紐扣,上面有閃電形的“充電标志”,其黑白色的背景借鑒了太極陰陽魚圖形,寓意着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大熊貓雕塑上還設計了太陽能發光裝置,“大熊貓的眼睛、手臂和腳、外衣上的燈帶夜間都是可以發光的,而且顔色可以變換。”

望京機甲大熊貓元旦亮相就成網紅!創作者原來是……

相比舊雕塑裡吃竹子的大熊貓,新雕塑中大熊貓雙臂張開的姿勢引發了不同的解讀。畢橫鼓勵公衆進行開放式的思考,“它像是擺出擁抱的姿勢,在歡迎大家來到望京;其中有一隻手舉得更高一些,又像是在指揮大合唱;還有人可能覺得它站在路口,可能是在指揮交通……大熊貓的眼睛是有些往上面看的,可以了解為眺望遠方、暢想未來,也可以了解為對美好生活的贊美與向往。”

藝術理想

讓中國藝術挺起胸膛

1985年,畢橫生于遼甯錦州。外婆是一位心靈手巧的民間藝人,在發現畢橫的繪畫天賦後,便成了他最早的美術啟蒙老師。從2001年到2010年,畢橫先後在央美附中和中央美院求學,并成為中央美術學院建校以來首位大學、碩士雙保送生。

望京機甲大熊貓元旦亮相就成網紅!創作者原來是……

在求學與創作路上,畢橫也曾經陷入過茫然,“整個當代藝術的遊戲規則,都是根據西方藝術體系的優勢特點量身定做的。我們的國家和民族需要屬于自己的文化體系和藝術邏輯。”

望京機甲大熊貓元旦亮相就成網紅!創作者原來是……

《解·放》

2010年,畢橫創作的超大型裝置藝術作品《解·放》将關公與卡車、機器人元素結合,在國外展出并轟動一時。“我想表達的是,科技與文化的借鑒學習與交融互通是促進人類文明生生不息不斷向前的火種,但國人也不能忘記自己獨有的基因與精神。”

望京機甲大熊貓元旦亮相就成網紅!創作者原來是……

《胖哒》綜合材料 1200x750x500cm 2019

随後,畢橫還創作了《鬥戰剩佛》《胖哒》《複興号》《勢》等巨型作品,讓中國傳統文化裡的孫悟空、龍、大熊貓化身機甲形态,展現當代中國的強勢崛起與深厚的儒釋道文化積澱。在他看來,“機甲”是一種全球化的藝術語言,他希望海納百川,以潮流文化的外殼,重新包裝與演繹東方的傳統文化核心。

望京機甲大熊貓元旦亮相就成網紅!創作者原來是……

《複興号》 綜合材料 1200x800x1300cm 2019

望京機甲大熊貓元旦亮相就成網紅!創作者原來是……

《鬥戰剩佛》 綜合材料 1000x700x400cm 2015

望京機甲大熊貓元旦亮相就成網紅!創作者原來是……

2021年春節亮相北京三裡屯太古裡的《勢》

畢橫相信,公共藝術創作者有着獨特的使命,那就是映照其所處的時空,“未來我還将繼續創作更多作品,記錄這個國家與時代。”

圖檔由畢橫提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