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德勤:暗分析、混合現實、區塊鍊即将成為現實

德勤會計事務所最近釋出了 2017 年技術産業年度報告《Tech Trends 2017: The Kinetic Enterprise》。該報告認為,持續的技術變革将繼續對 IT 技術和工作原理産生重大影響,以下 7 大技術趨勢将在不遠的将來真正落地:

1、暗分析,換句話說「照亮非結構化資料中隐藏的機會」。IBM 的進階 VP John Kelly 曾将産生于企業之中的 80% 的資料定為「暗」資料。

盡管 SQL 資料庫中的關系資料可進行全面分析,但并非所有資料都可投入使用。有些資料仍為暗資料,更别提隐藏在 Email、公司合同和其他原始文本文檔和會議示範文稿中的資訊。暗資料同樣包括圖檔、音視訊檔案,所有這些資料可通過搜尋提煉出有用的資訊和見解。

不過,以上這些工作需要技術型人員,專注于現代神經網絡或其他可分析物體、面部表情的圖檔和視訊以及客戶消費資訊的技術。

2、機器智能。當涉及産生于物聯網的所有感應資料,或應用在伺服器日志或特定裝配線操作的「深度學習」時,機器智能有差別于「暗分析」特殊的意義。這是機器産生的資料與分析的一種結合。但是,不像絕大部分的分析系統,這種分析系統要麼進行曆史分析,或将資料彙編并進行深入分析,而機器智能相比之下更向前一步。

機器智能可幫助人們在某一場景中變得更為聰明,做出更好的決策,并與客戶進行更多的互動。華爾街保險公司 AIG 為其 IT 人員建立了一名叫 co-bot 的虛拟助理。這個虛拟助理知道先前的網絡或其他服務中斷情況,并且可錄入問題應如何解決的資訊。投入使用之後,已經有 140,000 個故障單已經得到自動化助理的解決,最大限度減小或消除了人類無法避免的幹擾。

3、混合現實。虛拟現實或增強現實的又一個代名詞,這表示數字系統增強了感官知覺,或将虛拟工程世界代替了真實世界。The Kinetic Enterprise 在技術刊物中提到,「經驗變得更為直覺、現實性,且富有控制力。」該報告稱,當虛拟現實擺脫了二維螢幕和傳統接口的局限,與使用者語音或手勢結合,進而與系統和「周圍越來越智能的世界」互相動時,虛拟現實的潛力往往被人忽略。

而物聯網傳感器産生的資料将有助于建構真實場景,用于管理從發電廠到工廠工廠中的房間的複雜流程和裝置。同樣,來自個人健康和健康系統的資料流将建構一個虛拟現實,以引導使用者開始健康之旅,或幫助使用者進行醫療和健康恢複。

4、架構改變成為必然:靈活與簡單成為主流,複雜退居幕後。這個概念描述的是:IT 技術中僵化、龐大的系統無法快速演變,是以迫切需要靈活的系統架構。容器和雲為先的計算方式(雲是新應用程式、開放标準和開源代碼的預設設定),都可建構更為靈活的架構。報告還提到:平台可被虛拟化、容器化,并且成為一種可延展、可重複利用的資源。

同樣,IT 技術通過應用更多的自動化和自我修複系統以保持系統按預期運作。IT 世界面臨着一個圍繞開放系統和降低成本建構的标準模型。這類開放系統通過松散耦合、自我學習、快速部署,以應對新的業務挑戰。德勤提到,這種架構的改變是從「管理執行個體到管理成果」的轉變,也是未來企業能夠維持創新和增長的主要方式之一。

5、一切即服務,即「通過服務将一切事物規整」。靈活架構的出現,企業提供的服務可被用于内部營運和滿足外部客戶需求,這都歸功于企業的「營運藍圖」。

然而,除非你是一家創業公司,否則老化的核心系統如 ERP 系統,就需要更新成為圍繞服務進行規劃的系統,同時,投入使用多年且變化極小的企業遺留系統需要重構。重建遺留系統是一件超級繁瑣的事情,但隻有靈活的服務替代了僵化的系統,企業才有真正的未來。

6、區塊鍊,一種能實作信任經濟的協定。區塊鍊目前還處于不成熟的加密貨币的認證階段,如比特币,建立了一個不能被篡改的可信分類賬。事實上,區塊鍊更像是一種「信任經濟中的守門員」。

該報告稱,共享分類賬技術可用于将企業聲譽轉化為數字身份,可用于履行合同、貨币交易和資訊共享,無需通過繁多的中間人和交易系統。在數字經濟中,區塊鍊可能會取代「銀行系統、信用評級機構和法律文書」。

7、納米技術、生物技術、能源系統、量子技術等再次進入大衆視野。該報告認為,「雖然這些新興技術還遠遠沒有真正落地,但很快将颠覆整個行業,改變企業的商業模式和戰略。」

雖然這些技術的落地還需要 3 到 5 年的時間,但技術真正落地的那天,「其市場影響力可能會成倍」超過現有技術的影響力,這些現有技術就包括了人工智能、機器人和網絡安全技術。

原文釋出時間為:2017-03-08

本文作者:人稱T客

本文來源:

騰訊雲 雲+社群

,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