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山崗村扶貧的味道真是"香味"

作者:雲南網

剛踏進這個村莊,一陣陣"香味"就傳來了......近年來,随着香料市場的日益普及,香葉天竺葵逐漸被譽為競争性發展産業。目前,在大理白族自治州、濱川縣山崗村,香葉天竺葵正在大面積種植。

山崗村扶貧的味道真是"香味"

山崗村香葉天竺葵種植基地

香葉天竺葵的别名又稱觸香、北韓薊,莖葉全植物含有芳香油,可用于提取茴香油作為香精,香精廣泛用于香水、香皂等日用品和化妝品中,茴香天竺葵也可利用,有防寒止痛功能, 濕疹的作用,對淨化空氣、去除室内裝修甲醛和驅蚊劑都非常有效,天竺葵長期需要充足的陽光,山村土地廣闊肥沃,雨量充沛,非常适合茴香天竺葵的繁殖和生長。

山崗村是國營鎮五個貧困村之一,基礎設施比壩區村委會略弱,面對群衆增收緻富無路可走,山崗村黨總書記楊才兵眼中焦急,帶領村"兩委"班子主動出擊, 不依不靠,因地制宜,大膽探索創新,采取"黨支、企、農"的發展模式,2018年在濱川成立專業合作社天宇種植,與雲南綠寶風味香料有限公司攜手合作,由公司提供技術支援,在山岡村共同建設香料種植基地300畝, 農民可以通過每畝1000元的土地加入合作社,合作社目前共有78名成員,帶動周邊貧困戶25戶加入。公司每年按照800元/公斤的保障價購買,如果市場價格高于800元,将根據市場價格進行統一收購。

山崗村扶貧的味道真是"香味"

香葉天竺葵成為山崗村的支柱産業之一

看着開始種香葉的果實,楊開兵心更底,也不敢有絲毫的放松:"那時候,我們山村比較缺水,莊稼的栽培有一定的限制,幾年前,很多地塊荒廢了,可惜, 山。幫派是一個貧困村,如何把劣勢變為優勢,發展壯大特色産業,幫助群衆拔掉窮根是我們團隊面前的難題,我們也承受着壓力,硬頭皮主動尋求想法,認為不是辦法, 幹慜徉隻有希望,現在香葉的栽培已經推進,群衆也有信心,下一步我們要提高産品品質,打造綠色有機品牌來規劃。"

通過黨組織帶頭示範上司,香葉種植有了技術保障和營銷保障,大大提高了标準化種植水準,解除了群衆的後顧之憂,也讓群衆看到了希望,2018年至今,通過香料标準化種植基地輻射驅動,山村芝麻、健水集團, 兩組等村組開發香葉前後2000多畝,平均每畝産量8公斤,市場價格每公斤900元左右,全村香葉産值高達1400萬元,香葉天竺葵的栽培已成為山岡村的支柱産業之一。

山崗村村民李少軍是合作社的受益者之一,他提到種植香葉,他興奮地回憶道:"當村裡開始種植香葉時,我仍然有顧慮,擔心銷售不佳,但現在看不下去,那些顧慮都是多餘的。村上通過建立合作社和公司合作,降低市場風險,我們的收入也得到保證,香葉最好長,沒有勞動力。目前,我們村裡很多家庭也在種植香葉和大蒜,有的還種植烤煙和葡萄,收入高,村裡建設越來越好。"

在緻富小康的過程中,山村黨的總支在前面,幹在難的地方,第一層用一層幹,黨旗一直高高飄揚在扶貧的第一線,最後形成了"幹幹幹,黨員趕幹,群衆跟着幹"生動的局面, 帶領農民一起奔向小康生活。

雲南網記者 張秉泉 楊曉軒 吳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