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沈戰役是中國近代史解放戰争中的“三大戰役”之一,1948年9月12日開始,同年11月2日結束,共曆時52天。
本組照片的拍攝者為傑克.柏恩斯,他為我們拍攝下了1948年1月的沈陽城,讓我們有機會了解在遼沈戰役前夕,已經被我解放軍包圍的沈陽城内景象。

1948年1月,沈陽。
國民黨士兵用一架加農炮進行軍事訓練,炮架在刨去了冰雪的地上。
一個士兵手持上了刺刀的步槍在城外首位。
國民黨士兵用刺刀刺進了騾車上的柴火中,以探查裡面是否藏有“敵軍”。
一個國民黨軍官在訓斥一群女俘虜,誣蔑稱她們是供“敵方”享用的。
其實她們被找來拍照“作秀”的,臉上的笑容就已經出賣了他們。
這兩個“我軍俘虜”在下棋,以展示他們得到了“寬大”和“善待”,他們也是被找來“作秀”的
一位趕車人将累死的騾子丢棄在沈陽的主幹道上。
一位退役老兵在美國浸禮會設立的救濟站裡喝小米豆粥
士兵在齊膝深的雪地裡進行軍事訓練
冰雪覆寫的田野上,國民黨士兵在進行調防行軍。
一支國民黨的給養軍隊開進了已經受到嚴重“威脅”的沈陽城中
一個軍營大院裡,勞工正在趕制軍服。
1948年9月12日,遼沈戰役開始。1948年10月14日,攻錦集團發起總攻。經31小時激戰,于15日攻克錦州,全殲守軍10萬餘人,俘範漢傑及第6兵團司令官盧浚泉等,完全封閉了東北國民黨軍從陸上撤向關内的大門。錦州被克後,困守長春的國民黨軍第60軍軍長曾澤生,在東北野戰軍強大的軍事壓力和政治争取下,于1948年10月17日率所部2.6萬餘人起義。21日,長春宣告和平解放。
從10月29日起,東北野戰軍乘勝東進,先後解放新民、撫順、遼陽、鞍山、海城等沈陽外圍據點。1948年11月2日,東北最大的重工業城市沈陽宣告解放,守軍13萬餘人全部被殲。同日,解放營口。遼沈戰役勝利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