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一天,我們的家園變成了另外一種模樣——随處可見的垃圾,無處不在的臭氣,和那渾濁不清的河流……是否此時,我們才會開始醒悟,開始學會保護環境,開始學會節約資源。
你可知道,你随手丢棄的垃圾,會為環衛勞工添下一個麻煩,會使幹淨的街道增添一個污點?你可知道,你随意排出的廢氣,會讓大氣層破開一個個漏洞,會增加人們患上肺部疾病的幾率?你可知道,你震耳欲聾的吼聲,會讓人們心情煩躁,會使人們的工作或休息受到幹擾……
“總量豐富,人均不足”是我國自然資源的特點。有的人總在想,我就是浪費資源了,你能怎麼樣,反正我百年之後都沒我什麼事了。他們隻考慮自己的感受,卻不為其他人着想。随意地踐踏草坪,随意地亂砍亂伐,随意地亂扔垃圾,随意地浪費糧食……
有的人在破壞環境,有的人卻在保護環境。
1981年,年過半百的農民石滿、賀發林、張潤源、郭明朝、羅元奎、程海六人,聯合起來治理沙患。風霜染華發,樹綠八步沙。經過十八年的不懈努力,植樹超過一千萬株,治沙面積多大四萬餘畝。他們用生命和汗水鑄造的光輝業績,受到林業部、省委和省政府的表彰獎勵,赢得了社會各界的稱贊,被譽為“沙海愚公”。石滿榮獲“全國治沙造林勞動模範”的稱号。
石滿六人的精神,正是我們所應當學習的。為了保護自然,共建我們的綠色家園,我們應該從自身做起。不要等到風沙鋪滿世界時,才開始後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