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門,在這個冬季對我來說,又多了一層新的含義。
大年初二,我們一家人便來到了向往已久的古都——西安。
初踏這座城。便有一種濃濃的古代與風塵氣息,而恰到好處的現代裝飾與建築又與其完美的結合公食,使人既能感受過往,又可展望未來。
我站在城牆腳下。我站在南門腳下。
在西安這座城裡,“南門”并非普通的小區、校園南門,而是一個特定稱謂,即“永甯門”,打車時,如若你想去永甯門,直接說去南門,司機也不會多嘴地問你句是哪兒的南門,而是利索準确地将你放在永甯門下。
稚嫩的手小心翼翼地撫上了這古老斑駁的城牆,在與她觸碰的一瞬間,我感受到了一份曆史的厚重,仿佛拔開千年的霧霭,望見明太祖禦駕親征、敵軍炮轟城門,大火燃起,在漫天火光中,淹沒了宮殿、花園、侍女……
三天的大火使這座城毀于一旦。
待硝煙散去,斷臂殘垣在凄冷的風中嘶啞的哀号。
咦!那?那是城牆!
厚實的城牆從中間被燒去了一半,但仍有另一半在寒風中頑強地抵抗,仿佛那最後的屏障,曆盡艱辛,隻為守護這座城,即使拼盡最後一絲氣力,也要堅守,絕不倒下!
待我緩緩回神,雙眸震撼地望着眼前這座巍峨的城牆,輕撫她滄桑的裂痕,内心湧出了一股濃烈的情感。
漫步于城牆上,輕踏腳下的每一塊磚,好像都能聽見這裡發生的每一件逸聞趣事。
尋着個好位置,輕倚古牆,欣賞着
西安的夜景,陣陣涼風拂過,帶來了說不出的惬意與享受。
這座城是有她獨有的文化底蘊與曆史沉澱,十三朝的風雲變遷,她一路見證着,新中國成立到今天,她一路改變着。
正是因為如此,是以這座城讓人願意放下腳步,輕輕駐足,使浮躁的内心順着曆史、順着時代,慢慢地,沉靜下來。
這時,你就會發現,中華上下五千年的偉大,匠人精益求精的精神,曆經風霜依舊巍然的城牆。
今來古往,物是人非,天地裡,唯有江山不老。(輔導老師:文怡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