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第2285期】
學好黨的曆史 | 講好紅色故事
作品:智送食鹽給紅軍 | 朗誦:徐俪芳
來源:章貢區教學研究中心黨支部
報送:章貢區委組織部
當太陽越過西側的山脊,江水越來越暗的時候,白軍巡邏隊的腳步聲在沿江兩岸“踢踢蹋蹋”變得稠密起來。
就在敵人戒備森嚴的眼皮底下,贛州城郊有一支神出鬼沒的送鹽隊伍,冒着生命危險把緊缺物資送到中央蘇區。船運碼頭的老勞工王木生就是其中一員。
1931年的一個冬夜,在贛州城南郊的一間破屋子裡,正在生病的王木生和他的獨子紅生,商量如何把積蓄下來的食鹽運到東河去。紅生是一個剛滿十六歲的小夥子,從小就跟父親泡在河裡撐船、放木排,練得一身好水性。這回,父親生病,不得不把運鹽任務交給紅生。
紅生早就聽過紅軍的故事,早就想去看看紅軍,他也知道蘇區的食鹽太緊缺了,這回能為紅軍送鹽,他高興極了。
可數九寒天,白軍把河間的船隻全部集中到了西門河邊,不得擅自啟動。怎麼才能把鹽運過河去呢?
父子倆商量來商量去,還是王木生有辦法:找來一根大毛竹,打通内部竹節,食鹽藏入空筒,封上筒口。竹子自身有浮力,用它載食鹽過河,既輕便可靠又能夠借力浮水,一舉兩得。
翌日下午,紅生扛竹筒往沙河口走去。到達江灣出口處,隻見一個白軍,扛着長槍,在背風的山坡下踱來踱去。
紅生裝着沒事地走了過去。白軍看見有人來,吆喝一聲:“幹什麼的?”紅生說:“買竹子的!”白軍氣勢洶洶地吼道:“檢查!”紅生不慌不忙地放下竹子,解開棉襖,白軍對他渾身上下摸了一遍,爛棉襖的每個窟窿都搜了,朝他屁股上踢一腳:“窮光蛋,滾!”
紅生扛起竹子朝河邊走,見四周無人,抱起竹子,一個縱身跳入河中。河水冰涼,凍得呼吸緊迫,紅生不顧一切, 手腳并用,拼命地向對岸劃去。
這時,河西卡子上的白狗子發現有人在河流中漂泊,大吼起來:“站住,幹什麼的!”
“撿竹子燒的。”紅生嘴上答應,手上用力往東岸劃。
白狗子一看形勢不對,“砰”的一聲,朝天開了一槍。
紅生躲也沒法躲,借助傍晚的暗色拼命往東河劃去。
“噓……”一顆子彈射入河心,白狗子瞄準紅生開槍了。
“乒乒乓乓……”河心濺起了一片水花。子彈越來越密,越打越靠近紅生,竹筒上也挨了子彈。突然,紅生攀住竹筒的右手一震,一陣麻木松了手,“咕嘟咕嘟……”連喝了幾口水,整個身子往下沉。西岸的白狗子,幸災樂禍地看見紅生沉下水去,停止了射擊。
紅生緩緩地沉入江底,腳下一蹬又浮出水面,一沉—浮又堅強地從水下鑽了出來。不知經過多長時間的掙紮,雙腿終于抵達東岸的沙灘。紅生一陣暈眩,昏厥在地……
紅日初升,陽光明媚。紅生從夢魇中蘇醒時,傷口已經包紮,身體躺在暖和的床鋪上。他驚叫道:“這是什麼地方,我的竹筒呢?!”
一位紅軍走過來,用一隻溫暖的大手,撫着他發燙的額頭道:“好兄弟,食鹽我們收到了!”
來源:贛南日報
編輯:謝忠英 校對:彭芳
值班主任:明心武
編審:李忠生 陳昱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