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曾國藩的折扇,折射出了什麼?

曾國藩的折扇,折射出了什麼?

人紅是非多。

1861年,曾國藩升任兩江總督,他的一個表叔哭哭啼啼的找上了門。

曾國藩的表叔說: “賢侄,我被惡霸欺淩,還讓縣官打了20大闆。你要為我做主啊!”

誰知,曾國藩故意跳過話題,隻帶表叔遊山玩水,絲毫不提幫忙的事。

此事的前因後果是這樣的。

話說曾國藩的表叔田地被縣裡的惡霸占了。

可憐的老頭去找縣官告狀,沒想到那縣官早已被惡霸收買,不僅不為他做主,還打了他20大闆。

回到家,表叔心中忿忿不平: “我侄兒明明是大官,可卻沒人知道。人家隻看我是個糟老頭,誰都敢欺負我。不行,我不能忍了,我得找我侄兒去。”

于是,表叔忍着疼痛,找到了曾國藩。

進門後,表說邊哭邊訴苦,表明了來由。

誰知,曾國藩竟然不接話。

他故意跳過這個話題,并吩咐家裡人: “妥善安置表叔,給他吃好喝好,順便帶他去遊覽下城中美景,舒緩心情。”

就這樣,一連十幾天,表叔光吃喝玩樂了,正事兒一點也沒辦成。

他很不解,疑惑道:“賢侄,你是不是忘了叔叔的事了?或者是事情太難辦?”

曾國藩答:“沒忘!好辦!我隻是想多為您盡盡孝。”

幾天後,曾國藩突然大擺宴席,請來了朝中一些大官。奇怪的是,他把表叔放在了主位。

席間,曾國藩頻頻向表叔敬酒,達官貴人們也跟着敬酒,仿佛表叔真是這裡最尊貴的人一般。

到了宴席快結束時,曾國藩拿出了一把空白折扇。他舉着扇子恭恭敬敬對表叔說: “侄兒不孝,無法在您膝前盡孝。您好不容易來一趟,我也招待不周。如今,您要回去了,我送一把折扇以表心意。”

說完,他取出筆墨,在上面提上了自己的姓名,并蓋上了章。

在場的大人們看到後,紛紛誇贊曾大人孝順。并且,他們也要求為表叔送上祝福,留下自己的名号。

宴席結束後,曾國藩送别表叔,對幫忙之事絕口不提。

表叔回家後,越想越氣。

可是轉念一想,他想到了扇子。

于是,他帶着扇子去了縣衙。

縣官本以為,這老頭又自不量力,又想挨打了。

誰知,他亮出折扇,請縣官過目。

縣官一看,扇子上面全是朝中大官們的名諱與印章,查驗過後,發現都是真的。

縣官瑟瑟發抖,一改往日的惡劣态度,瞬間對老頭畢恭畢敬,生怕這老頭背後的勢力将自己滅了。

之後,他不僅将老頭的田地悉數歸還,還嚴懲了惡霸。

從這件事情中可以看出,曾國藩之表面對表叔的事情不上心,背後卻做盡了籌謀。

最終不費吹灰之力解決了問題,并且不落人口舌。

這件事,看起來是小事,實則是大事。

如果曾國藩親自下場幫忙,就會落得個徇私枉法,以勢欺人。

可他如果不幫忙,家中人就會恨他無情,罵他忘本!

那時的人還是很在乎這個的!

于是,他以盡孝之名,拉上許多名官員一起為表叔的折扇留名。

這樣一來,那把折扇的性質就變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