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淘灘,低作堰》-- 任正非在運作與傳遞體系奮鬥表彰大會上的講話 2009年4月24日
【導 讀】業務流IPD是建構主戰場的關鍵,是一條都江堰。IPD(Integrated Product Development,內建産品開發)是從産品概念産生到産品釋出的全過程的一種理念和方法,它強調以市場和客戶需求作為産品開發的驅動力,在産品設計中就建構産品品質、成本、可制造性和可服務性等方面的優勢。經過IBM公司的實踐,IPD已經成為一套包含企業産品開發的思想、模式、工具的系統工程。IPD強調以市場需求作為産品開發的驅動力,将産品開發作為一項投資來管理。IPD的核心思想是:新産品開發是一項投資決策;基于市場的開發;跨部門、跨系統的協同;異步開發模式;重用性;結構化的流程。
深淘灘,低作堰,是李冰父子二千多年前,留給我們的深刻管理理念。同時代的巴比倫空中花園、羅馬水渠、澡堂,已蕩然無存。而都江堰仍然在灌溉造福于成都平原。為什麼?
李冰留下“深淘灘,低作堰”的治堰準則,是都江堰長生不衰的主要“訣竅”。其中蘊含的智慧和道理,遠遠超出了治水本身。華為公司若想長存,這些準則也是适用于我們的。深淘灘,就是不斷地挖掘内部潛力,降低運作成本,為客戶提供更有價值的服務。客戶決不肯為你的光鮮以及高額的福利,多付出一分錢的。我們的任何渴望,除了用努力工作獲得外,别指望天上掉餡餅。公司短期的不理智的福利政策,就是飲鸩止渴。低作堰,就是節制自己的貪欲,自己留存的利潤低一些,多一些讓利給客戶,以及善待上遊供應商。将來的競争就是一條産業鍊與一條産業鍊的競争。從上遊到下遊的産業鍊的整體強健,就是華為生存之本。物競天擇,适者生存。
我們從一個小公司脫胎而來,小公司的習氣還殘留在我們身上。我們的員工也受二十年來公司早期的習慣勢力的影響,自己的思維與操作上還不能完全職業化。這些都是我們管理優化的阻力。什麼是職業化?就是在同一時間、同樣的條件,做同樣的事的成本更低,這就是職業化。但市場競争,對手優化了,你不優化,留給你的就是死亡。思科在創新上的能力,愛立信在内部管理上的水準,我們現在還是遠遠趕不上的。我們要縮短這些差距,必須持續的改良我們的管理,不縮短差距客戶就會抛離我們。我們面對金融危機,要有管理改進的迫切性,但也要沉着冷靜,減少盲目性。我們不能因短期救急或短期受益,而做長期後悔的事。不能一邊救今天的火,一邊埋明天的雷。管理改革要繼續堅持從實用的目的出發,達到适用目的的原則。在管理改進中,要繼續堅持遵循“七反對”的原則。“堅決反對完美主義,堅決反對繁瑣哲學,堅決反對盲目的創新,堅決反對沒有全局效益提升的局部優化,堅決反對沒有全局觀的幹部主導變革,堅決反對沒有業務實踐經驗的人參加變革,堅決反對沒有充分論證的流程進行實用”。
我們不要忌諱我們的病竈,要敢于改革一切不适應及時、準确、優質、低成本實作端到端服務的東西。公司的運作雖然這些年已從粗放的運作,有了較大的進步。但面對未來市場發展趨緩,要更多的從管理進步中要效益。我們從來就不主張較大幅度的變革,而主張不斷的改良,我們現在仍然要耐得住性子,謀定而後動。
“投标,合同簽訂,傳遞,開票,回款”是貫穿公司運作的主業務流,承載着公司主要的物流和資金流。針對這個主業務流的流程化組織建設和管理系統的建設,是我們長期的任務。由于我們從小公司走來,相比業界西方公司我們一直處于較低水準,運作與傳遞上的交叉、不銜接、重複低效、全流程不順暢現象還較為嚴重。DSO、ITO較業界同行還有較大差距,庫存和資金周轉的改善和E2E的成本降低有很大的改進空間,是公司運作上深淘灘、低作堰的主戰場,另一個業務流IPD是設計中構築成本優勢的主戰場。
西方的職業化,是從一百多年的市場變革中總結出來的,它這樣做最有效率。穿上西裝,打上領帶,并非是為了好看。我們學習它,并非是完全僵化的照搬,難道穿上中山裝就不行?我們二十年來,有自己成功的東西,我們要善于總結出來,我們為什麼成功,以後怎樣持續成功,再将這些管理哲學的理念,用西方的方法規範,使之标準化、基線化,有利于廣為傳播與掌握并善用之,培養各級幹部,适應工作。隻有這樣我們才不是一個僵化的西方樣闆,而是一個有活的靈魂的管理有效的企業。看西方在中國的企業成功的不多,就是照搬了西方的管理,而水土不服。一個企業活的靈魂,就是堅持因地制宜實事求是。這兩條要領的表示,就是不斷提升效率。
我們從雜亂的行政管制中走過來,依靠功能組織進行管理的方法雖然在弱化,但以流程化管理的内涵,還不夠豐富。流程的上、下遊還沒有有效“拉通”,基于流程化工作對象的管理體系還不很完善。組織行為還不能達到可重複、可預期、可持續化的可值得信賴的程度。人們還習慣在看官大官小的指令,來确定搬道岔。以前還出現過可笑的工号文化。工作組是從行政管制走向流程管制的一種過渡形式,它對打破部門牆有一定好處,但它對破壞流程化建設有更大的壞處。而我們工作組滿天飛,流程化組織變成了一個資源池,這樣下去我們能建設成現代化管理體系嗎?一般而言,工作組人數逐漸減少的地方,流程化的建設與運作就比較成熟。
我們要清醒的認識到,面對未來的風險,我們隻能用規則的确定來對付結果的不确定。隻有這樣我們才能随心所欲,不逾矩。才能在發展中獲得自由。任何事物都有對立統一的兩面,管理上的灰色,是我們生命之樹。我們要深刻的了解、開放、妥協、灰階。深刻了解深淘灘,低作堰帶給我們的啟迪。智慧的光輝,将千秋萬代永不熄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