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5>南會新城的鳥鳴聲、大君鎮的龍潭酒、惠南鎮的老橋頭酥脆月餅......最近,一個獨特的非遺物展示正在滴水湖岸邊上演。</h5>
這是2021年浦東新區"無遺社群"遺産傳播成果的遊覽系列活動"無遺落社群"南彙新城特别活動,當天活動組織新區非遺物項目展覽展覽、展覽、體驗活動,提高公衆對保護浦東非物質文化遺産重要性的認識, 拓寬非物質文化遺産的傳播管道,使非遺物項目真正紮根于社群,促進無遺落融入人民群衆日常生活,提升現代城市基層社群遺産。

本次活動涵蓋十幾件特殊的非遺物件,既有非遺物食品三林醬、高橋松餅、牛肚泡菜,還有浦東無遺表演的龍燈、玩蓮花香、浦東說書,在一旁滴水湖燈上也為人們帶來了非遺物類的義診,包括針灸療法, 喉嚨吹藥的制作技巧和顧氏的中醫療法,讓前來的人們體驗到無遺文化的魅力。
據上海臨港文化藝術基金會秘書處王新甯介紹,這是臨港文化藝術基金會成立以來的首次活動。
該基金會于今年9月成立,旨在通過支援各種公益項目籌集資金,增強藝術遺産,促進文化交流,幫助香港新地區的文化藝術事業蓬勃發展。
王新甯表示,非遺物活動旨在發揮公益力量,喚起公衆情緒和價值觀與非遺文化的共鳴,使非遺文化成為城市文化的一部分。
目前,浦東共有非物質文化遺産79項,其中國家級非遺物項目8項。
浦東新區文化藝術指導中心主任王玉昌表示,未來一方面要抓好無遺項目的保護,另一方面要讓非遺文化走進公共生活。"采取搶險先保先的原則,加快瀕危非遺物工程開挖,全面保護非遺物資源。其次,通過大衆傳播,将非遺物融入人們的文化生活。"
來源:深思熟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