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領英2018年資料顯示,自2015年區塊鍊技術被廣泛應用以來,全球對于區塊鍊人才的需求量開始出現增長,并且在2016-2017年經曆了爆發式的顯著增長,近三年中,在領英檔案上标注有區塊鍊相關技能的人才數量增長了近19倍之多。
區塊鍊技術,即是利用塊鍊式資料結構來驗證和完成分布式資料的存儲和傳輸、節點共識算法來生成和更新資料,并且通過密碼學的方式來保障各節點之間的資料傳輸以及使用者通路資訊安全性。換言之,區塊鍊就是一個去中心化後的新型資料庫,在去除了絕對中心平台的運作之後,各節點之間互相直接聯系的形式能帶來安全高效的資料傳輸,因而區塊鍊技術在多元化的資訊時代成為了衆多領域炙手可熱的研究對象。
比特币之後,區塊鍊的瘋長
區塊鍊的概念誕生于2008年,但其在國内被大衆所認知并開始風靡是在比特币市值不斷增長之後。比特币是從八年前國外某程式員花一萬枚比特币購買兩個披薩之後才擁有了市場價值,而經過八年漫長的增值期,曾經市值僅有40美元的1萬枚比特币,在如今最高峰值價值已接近兩億美元。但由于虛拟貨币本身存在巨大風險,币值起伏過大,加之國内政策的限制,衆多國内企業和玩家的專注力也開始由比特币轉向其背後的區塊鍊技術。
在對區塊鍊技術深入了解之後,我們不難得出,比特币之是以取得成功,是因為區塊鍊的去中心化和利用密碼學加密後帶來的高效性和安全性,比特币持有者在進行每一次交易過程都能得到相應的利益和效率保障。而在諸多企業和玩家在對區塊鍊深度解讀和研究,并将區塊鍊技術運用到其他領域之後,區塊鍊在除去ICO之外的領域中能碰撞出什麼樣的火花呢?
一方面,去中心化後為使用者帶來高效透明的資訊來源。區塊鍊技術的根本就是去中心化,也就意味着在區塊鍊中,中心平台将不複存在,使用者成為區塊鍊中的每一個節點,而節點之間可直接進行資料互動。以淘寶電商為例,在傳統消費中,消費者需要通過成為淘寶使用者并在淘寶上索引自己想要購買的産品資訊,并且在下單之後又要通過淘寶來了解商品物流資訊,在此次交易過程中,商家和消費者均需要通過淘寶釋出交易需求,由淘寶平台對資訊進行分派,交易流程會因淘寶這個中心平台的存在而延長。
而在區塊鍊中,消費者和商家之間要出現一筆交易,消費者可以通過區塊鍊将交易資訊廣播給區塊鍊網絡中的所有使用者,當所有使用者驗證同意後,該消費者建立的區塊鍊就會被添加到主鍊上,區塊鍊中的每位使用者均可以通過搜尋來獲得透明化的交易記錄。同時,去中心化後的交易能夠為消費者和商戶節省掉他們與中心平台之間的互動以及資訊釋出時間,提高交易效率。
另一方面,加密算法保障交易過程資訊的安全性。對于使用者而言,個人資訊的安全性尤為重要,但是在目前諸多中心化的交易平台上,使用者資訊安全成為了各類事件的導火索。近日,有報道稱,B站使用者的賬号和密碼在360旗下的快視訊APP上無需注冊即可登入,并且不少未曾在快視訊上釋出過視訊的UP主,卻能在該平台上找到與B站相一緻的視訊内容,由此引發的一系列使用者資訊洩露事件正在不斷發酵。而此前淘寶上低價售賣愛奇藝會員事件也是由使用者資訊安全所引發的……
但将區塊鍊技術融合之後,使用者在這個資料庫中會被視為一個節點,使用者添加區塊鍊需要經過所有節點的共同維護和記錄,單一節點不具備篡改資訊能力;同時,由于節點之間的資訊互動遵循固定加密算法,交易過程中資料互動會由區塊鍊程式進行判斷活動是否有效,是以交易雙方無需公開身份資訊來擷取對方的信任;此外,區塊鍊的區域自治性能解決傳統中心化平台中的認為幹預資訊安全的問題。
消費者與商家之間将形成公開公正的交易流程,這将有效解決消費者與商家之間因資訊不公開而形成的諸多沖突,換言之,區塊鍊時代就是資訊公開後的信任共享時代。區塊鍊技術帶來的優勢讓各個領域需求的呼聲越來越高,國内衆多企業巨頭也紛紛加入研發區塊鍊技術行列,試圖搶占市場先機。
由“三點鐘無眠區塊鍊”帶來的一系列争議
2017年2月17日,也就是農曆的大年初二,彙聚衆多行業的企業家、資本家、技術研發者等知名人物建立的“三點鐘無眠區塊鍊”微信群成為了熱議話題,各界大佬在微信群中的争論内容也被整理和流傳出來,網絡上對此也是各抒自見,褒貶不一。
但從目前來看,區塊鍊技術在國内的運用并不像比特币那樣大獲成功,稍有成就的也隻是像騰訊在去年4月份利用區塊鍊形成的“公益尋人鍊”等諸如此類的少數公益應用例子。究其原因在于,區塊鍊體系中的去中心化理念帶來的争議。
争議一:目前市場上是真區塊鍊還是僞區塊鍊?
區塊鍊技術在其他領域應用的初期,不少企業蹭着區塊鍊的熱潮進行市場炒作。以長島冰茶為例,長島冰茶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茶或者飲料,實則是一款在色澤上很像紅茶的雞尾酒,2018年1月,長島冰茶更名為長島區塊鍊集團。借着區塊鍊的熱度,長島冰茶股票市值由去年年底的238萬美元一路飙升至1億美元。
區塊鍊技術應用初期,消費市場對“區塊鍊”一詞的敏感程度較高,但是大部分消費者對區塊鍊技術的認知存在一定局限性,不斷滋生的僞區塊鍊企業會消耗消費者對區塊鍊技術應用的市場容忍度,而當真正的區塊鍊技術應用出現時,市場上則會出現“真假美猴王”的區塊鍊分辨問題,彼時消費者或已在僞區塊鍊上因利益受損後失去了興趣,區塊鍊得不到消費者的市場支援,其發展也必将受限。
争議二:資訊公開化後,商家的利益是否受損?
區塊鍊的核心是去中心化,而在去中心化後的消費市場上,消費者和商家之間的交易流程和信任均由自己在區塊鍊中釋出完成,交易效率大幅升高。但資訊公開化程度如何把握,才能保障商家利益不受損?
若要雙向保障消費者和商家利益,将成本黑盒子化後又是否符合區塊鍊理念?将區塊鍊技術帶入電商或零售領域是為了讓消費者提供商品資訊來源,也就是讓消費者和商家形成共享信任的模式,但商家以微利形式存在必将打擊其動力,而若将商家某項成本幕後化,雖能提升商家營收,但商品若在該項流程中出現問題,區塊鍊技術又将遭受消費者質疑。
争議三:共識機制是否會帶來羊群效應?
對于區塊鍊而言,共識機制可以說是整個區塊鍊的靈魂所在。簡單來說,共識機制就是區塊鍊中的所有使用者在某一個時間内對實物的前後順序達成共識的一種算法。由共識機制形成的多方資料來保障區塊鍊體系中資料的透明性。
但在目前的網際網路環境中,要想正确引導衆多差異化的消費者建立區塊鍊體系的資料庫,仍需要長時間的市場培育。并且在目前市場上,存在有不少的“羊群效應”網民,百度百科就是很好的例子,雖然擁有不少擁趸,但其權威性仍尚待商榷;另外,網際網路帶來的多元化影響也讓衆多消費者趨向差異化,而這些差異化人群釋出的區塊鍊在小體量信用征集過程中極易出現惡意支援,進而形成惡化市場環境的不良資訊鍊條。同理,某些具有權威性的機構釋出的資訊也會因受到惡意反對而無法出現在區塊鍊中。
在此看來,區塊鍊在虛拟貨币上能夠取得成就,是經過了近八年的市場考驗,而且在比特币區塊鍊的發展過程中已經形成了符合虛拟貨币的區塊鍊生存方式,但目前市場上出現的以區塊鍊為噱頭的僞區塊鍊、如何把握資訊公開化的程度、共識機制是否會帶來羊群效應等具有争議性的問題都将成為區塊鍊未來發展中的阻力。
如何成為區塊鍊中有野心的成功者?
區塊鍊在除虛拟貨币領域外的創新應用雖頗具争議,但作為網際網路新時代的産物,未來也必将成為一個巨大風口,由此在這個風口中也将湧現出大量的網際網路創業者,而衆多創業者和目前運用區塊鍊技術的企業,要想在共享經濟餘熱之後發揮更大的作用,仍需不斷努力地去尋找突破口。
一來,加強建設平台區塊鍊中的價值“樞紐”。在區塊鍊初建期,絕對去中心化在目前看來仍無法完全實作,從虛拟貨币領域來看區塊鍊技術,雖然沒有了占據絕對位置的企業去主導或者影響市場,但虛拟貨币“比特币”卻取而代之成為該領域的重要樞紐,并且無論是對于B端使用者還是對于C端使用者,其中心樞紐均能為他們帶來不錯的收益。是以價值樞紐的建設是吸引B端使用者入駐的關鍵所在。
二來,加強對技術型人才的培育。領英資料雖闡述了近三年中市場對區塊鍊人才市場的高需求量,但其平台也說明了目前市場上的區塊鍊人才總量仍然較少,僅相當于領英平台上全球AI人才數量的2%左右。對于在區塊鍊新風口中的衆多企業而言,企業競争的核心要義是提高自身的技術水準,隻有在技術水準得到提升之後,才能在競争不斷白熱化的區塊鍊市場中牢牢抓住市場,為市場提供技術支援,進而将區塊鍊無限延伸,使市場規模得以擴張。
三來,量力而為才能規避風險。在諸多“炒币者”将目光從比特币轉向區塊鍊技術之後,區塊鍊的風口也在諸多資本的鼓吹之下不斷擴大,而從共享經濟的教訓中我們可以看出,成功者絕不會是大多數。因而在區塊鍊風口下,創業者需要度量自身的市場資源,如開發技術在市場上的公信力等;而投資者則需要辨識滿天飛的各種區塊鍊創業項目是否為“僞區塊鍊”技術。
總而言之,區塊鍊技術帶來的風口已經是大勢所趨,國内外衆多企業、創業者、資本等均在緊鑼密布地籌備着,準備在區塊鍊風口到來之時大幹一場。但目前市場上仍存在不少僅僅是看到由區塊鍊技術在某些領域取得的成就而急切湧入市場的投資者和創業者,而在這樣魚龍混雜的市場中,心浮氣躁、盲目投入者也将注定無法成為區塊鍊市場大浪淘沙後的幸存者。
原文釋出時間為:2018-03-01
本文作者: 劉曠
本文來源:
钛媒體,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