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潰敗、依附、逃跑:創業人看劉備的人生蛻變

——大衆創業萬衆創新的時代,創業者心安何方?

說明:此文中關于年齡的計算,涉及虛歲、周歲的計數差異,特此說明。

劉備,白手起家,跨越無數的艱難險阻,建立蜀國,這段曆史,我們耳熟能詳。但是,今天,在“大衆創業,萬衆創新”的時代,我們對劉皇叔的解讀,不能僅僅停留在史書的幾頁記載中。劉備的跨越蛻變之路,決不是史書中幾行文字能概括的。人生沉浮不定,在逆境中,在潰敗後,劉備隐忍、韬光養晦、靜待天時的堅韌品格,遠超出我們的想象……

公元161年,在今河北省保定市涿州(當時稱涿郡涿縣)的劉家,一個男孩呱呱墜地,這就是後來名動天下的劉備。

少年時的劉備,雖有中山靖王劉勝後裔的名頭,卻并沒有過上富足無憂的生活。由于父親早亡,家境貧苦,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少年劉備隻能早早挑起生活的重擔。《三國志》有記載,劉備與母親以織席販履為業,做着小商小販的生意。

但凡世間奇人,在成長的過程中總有奇特之處。

劉家的門前有棵桑樹長得高大特别,時人認為這是吉兆,預示着劉家必出貴人。據說,劉備小時候,與小夥伴們玩耍的時候,曾指着門前的桑樹說,我将來一定會乘坐像這棵樹一樣的蓋車。後來有成就的人,小的時候總會有些異于常人的言行舉動,這成為劉備有遠大志向的佐證。

“夢想還是要有的,萬一實作了呢。不是麼?”

然而,追求夢想的道路,并非坦途。遠大的志向,就像遠方的一盞明燈,激勵人們前進,但追夢道路上的曲折和颠簸,隻有追夢人自己體會了。

公元175年,劉備15歲。母親鼓勵劉備去遊學。劉家雖家境貧苦,但家族求學入仕、匡扶社稷的志向卻不曾改變。這種感覺,與大學生懷揣夢想離開家鄉前往經濟發達的大城市求學謀生的情境,頗有相似之處。劉備與公孫瓒等人,一同拜在盧植的門下。用今天的話講,劉備和公孫瓒是同學。劉備和公孫瓒關系處得不錯。由于公孫瓒的年齡較大,劉備常像對待兄長一樣對待他。

劉備性格寬厚,待人謙恭,又喜歡結交俠士,是以,有很多年輕人依附他。

劉備事業的開局還算幸運,他得到富商巨賈的資助,在涿郡一帶聚合了一些部衆。這有點像今天創業過程中的風險投資。一個小的創業團隊,掌握有前景的技術,吸引資本管理者的青睐,會得到風險投資的扶持。

所謂時勢造英雄,在藍海的形勢下創業的人更容易脫穎而出,劉備就遇到了這樣的機遇。公元184年,黃巾起義爆發,這一年劉備24歲。起義的群眾,蜂擁而起聚合起來組成義軍攻城略地。劉備作為漢室的臣民,參與了讨伐黃巾軍的戰鬥,并立有戰功,因而授任安喜尉。劉備在任上,發生了因憤杖打督郵(是個官職名稱)的事件。為逃避懲罰,劉備棄官逃走。好好的官職,說放棄就放棄。可見劉備并非貪戀小官小職。這是劉備第一次逃跑,說來神奇,命運之輪如泰山壓頂,沒想到逃跑将伴随劉備的一生……

一、中原幾無立足之地,潰敗、依附、逃跑伴随着劉備大半生

1、依附公孫瓒

亂世總有下一個機會。上次杖打督郵逃跑後,很快劉備又得到新的機會做了縣令。然而好景不長,黃巾軍攻破劉備的轄地,劉備再次落荒而逃。這次劉備投奔到了公孫瓒處,成了自己同學的部屬。

2、依附陶謙

天下大亂,群雄逐鹿。當時,中原土地上有多路軍閥互相争鬥。正趕上曹操征讨徐州,徐州陶謙求救,劉備參與了對徐州陶謙的馳援。《三國志》講,劉備當時有1000多人的軍隊。在當時,這樣的規模,雖然可以起步了,但實力不算大。劉備馳援徐州的過程中,對隊伍進行了補充。同時,陶謙也給予劉備一定的補助。劉備的軍隊逐漸壯大起來,約有1萬多人。部衆具備了一定的規模,但此時,劉備并沒有自己的根據地,而是依附徐州陶謙,駐軍在徐州附近的小沛。後陶謙年邁病逝,徐州糜竺等遵陶謙意迎劉備主持徐州。這個時候的劉備,總算有了一塊自己的根據地。此時,劉備約36歲,野心勃勃,意氣風發。

有了根據地,就有了充足的給養和資本,就可以依托根據地圖謀更大的事業。本想自己也成了一方諸侯,正可借機實作人生的理想抱負。然而,時運并沒有站到劉備一邊。

3、依附呂布、曹操

劉備得了徐州,屁股還沒有坐穩,袁術、呂布等已迎面撲來。結果,劉備在各方夾擊、暗算之下,又一次潰敗。期間,有一段時間,呂布容忍了劉備在卧榻之側的酣睡,并沒有急于進攻他,而是允許他暫駐小沛。後來,呂布心情不悅,打敗了劉備。

劉備被呂布打敗後,投奔了曹操。伴操如伴虎。曹操表面上對劉備加以厚待,常行同車、坐同席。然而,已被曹操視為天下英雄的劉備,終究免不了成為曹操的心頭大患。

劉備成為曹操的心頭大患,還有另外一個原因。在依附曹操的時候,劉備也沒有閑着。他參與了陰謀誅殺曹操的衣帶诏之事。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陰謀總有洩露的時候。衣帶诏的事,終究敗露,劉備不得不又一次逃走。好在,劉備名聲在外,又有一些郡縣依附劉備,劉備的實力再次壯大,聚集了幾萬人的部衆。此時的劉備,實力不斷壯大,定然會覺得時運已到。命運之神總喜歡開玩笑,實力壯大,後來證明隻不過是昙花一現。

4、依附袁紹

公元200年,劉備40歲,曹操46歲。這一年曹操征讨劉備,劉備敗走,劉備的妻子兒女成了俘虜,關羽也被曹操活捉。陶謙、公孫瓒、呂布、袁術等人,此時早已魂歸塵土,中原幾無劉備容身之處。河北、山東的地界,除了袁紹再也沒有能夠保護劉備的人了。是以,這一次,劉備千裡奔波投奔到了袁紹處。不出所料,劉備受到了袁紹的隆重招待。

話說時運不濟的時候,喝涼水都會塞牙,何況寄人籬下如喪家之犬的劉備。他趕上了史上有名的袁曹官渡之戰,同時兼有其他原因,劉備在投奔袁紹不久,又不得不再次踏上了流浪的征途……

5、依附劉表

伴随着劉備的流浪,曹操打敗了袁紹。解決完了袁紹,曹操開始追擊劉備。劉備再一次潰敗,一路奔逃千裡前往投奔荊州的劉表。也怪劉皇叔的人緣好,走到哪裡都會受到熱情的接待。由此可見,為人處世的重要性,好的人設在關鍵時候果真可以救命。

劉備到了荊州,見到了劉表,暫時找到了安身之地。算一下時間,這一年是公元201年,劉備41歲。

梳理一下劉備的前半生,從24歲左右起兵圍剿黃巾軍,到41歲南下荊襄依附劉表,經曆整整17年時間。這漫長的時間裡,始終伴随劉備的有六個字:戰敗、依附、逃跑。粗略統計,劉備共依附了6人,逃跑了5次,潰敗的次數更多……

哎,創業的曆程,何其艱難!

在大衆創業萬衆創新的時代,試問一個創業者,如果潰敗了這麼多次,不知道是否還有活下去的勇氣。然而,劉備依然潇灑地堅持在創業的路上……

這次投奔劉表,不同于以往。我們知道,公元201年,41歲的劉備失魂落魄地投奔到劉表處。公元208年,發生了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戰,這一年劉備48歲。赤壁之戰後,曹操戰敗北歸,劉備方占據荊州的一席之地。可以想象一下,在公元201年至208年這7年時間裡,劉備駐守在一個小小的新野,人不多,糧不足,地不廣……

英雄困獸,是何等境況。常人尚無法忍受,何況英雄啊?劉備,不愧是劉備,此等隐忍,走在創業路上的人們,能不欽佩歎服嗎!

潰敗、依附、逃跑:創業人看劉備的人生蛻變

二、英雄暮年,迎來人生的春天,建立功業

赤壁之戰前夕,47歲的劉備,将27歲的諸葛亮收入麾下。自此,劉備開啟了新的人生,占據荊州,奪取西川,建國稱帝……

公元221年,61歲的劉備,在天府之國成都稱帝,完成了從一介白衣跨越到帝王的人生蛻變。

成都的秋冬異常陰冷,不知道秋風襲來時,坐在宮殿上的劉備,回想自己的故鄉,回顧自己走過的路,會否有漂泊人在天涯的慨歎!

潰敗、依附、逃跑:創業人看劉備的人生蛻變

三、劉皇叔的創業史留給後人的财富

劉備的艱辛創業路,給後人留下的決不僅僅是一頂閃光的皇冠……

回看劉備一生的創業之路,創業路上的人們,怎能不斟上一杯烈酒,讓拜服的靈魂自由穿越曆史的時空,為屢敗屢戰的劉皇叔深深抿上一口……

潰敗、依附、逃跑:創業人看劉備的人生蛻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