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DB:
RDB是整個記憶體壓縮過的Snapshot,RDB 的資料結構,可以配置符合的快照觸發條件,預設如下
900s 1次修改
300s 10次修改
60s 10000 次修改
自動備份為dump.rdb檔案
可在redis.conf配置檔案中修改備份時間間隔
reids服務挂掉後重新開機會根據dump.rdb檔案自動恢複資料
但是 如果flushall之後 shutdown則備份空資料
故在flushall之前手動備份(或者shell腳本自動備份)dump.rdb 為dump_bak.rdb到其他機器或者本機用此副本做資料恢複
cat dump_bak.rdb > dump.rdb 吧之前備份的有資料的檔案内容全部導入到空的備份檔案中
重新開機redis服務 redis會自動根據dump.rdb進行資料恢複
//立即備份 save

stop-write-on-bgsave-error yes 出錯停止備份
改為no 不在乎資料不一緻或者其他手段發現控制
----------------------------------------------------aof---------------------------------------------------------
首先在redis.conf配置檔案中修改appendonly yes 預設是no
dump.rdb 與 appendonly.aof可以共存 但是 預設啟動時appendonly.aof
如果appendonly.aof遭到破壞 則啟動失敗
用 redis-check-aof --fix appendonly.aof 進行修複
重新開機redis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