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一直被稱為“禮儀之邦”,我們的博大精深的文化與周到的禮儀一直被外國友人所贊歎。但近來,各種“中國式過馬路”、“中國式購物”頻頻登上報紙,不禁使我們國人蒙羞。
作為一名中學生我也感到十分羞愧,在過馬路時喜歡随大流往前沖,在公共場所有時也會影響他人。但各類“中國式”名詞讓我明白,如果國人素質不提高,禮儀之邦的美稱隻是個笑話。在我的家鄉邵東,不雅事件頻頻發生,但近年來政府加大監管力度,并且做出許多調整,例如說街邊随處可見的“建立文明城市”的智語,将垃圾進行分類的垃圾桶等等,都在不知不覺中改變着這個城市。
如今的邵東與過去相比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樹多了,垃圾少了,人民更文明了。但這些遠遠不夠,中學生也是建立文明城市市民中的一份子,但我們有沒有做到舉止文明呢?在學校還是能時不時聽到個别同學嘴裡冒出髒話來,也許你不以為然,但這種行為不僅對你個人産生影響,使人感覺粗俗,也不利于建立我們文明美好的城市。人類之是以能夠與動物差別開來,就因為我們有智慧、講文明。舉止粗俗,惡語傷人,這和未開發的野蠻人有何差別?
隻有人人做到講文明、懂禮儀,這個社會才能更好,更加進步,我們所生活的城市也會因為文明的市民而更美好。國民素質的提升也能扭轉所謂的“中國式”帶來的窘迫。
城市的繁榮需要文明來裝飾,國家的強盛也需要文明來點綴。做文明人,舉止有禮,不打攪他人,寬恕他人,那這世間将會少多少紛争糾葛!
願大家都行動起來,用自己的行為改變這座城市。一個人的力量是薄弱的,但千千萬萬個人的力量卻是強大的。做文明人,創文明城市,這不僅是我的夢想,也是無數人所期待的。隻有我們行動起來,不浮于表面,用行為诠釋何為文明、何為教養,這個美好的構想就一定能實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