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亭之戰,蜀漢大敗,最大的過錯人自然是馬谡了,不過諸葛亮在用人方面,也确實存在不小的問題!當時蜀軍中至少有三個人是可以守住街亭的,但諸葛亮卻沒有使用,不得不說,這确實是諸葛亮的失誤。那麼問題來了,既然有人是可以守住街亭的,為啥諸葛亮卻不使用呢?

街亭之戰
我們先來了解一下街亭之戰的前因後果!劉備去世後,外界對于蜀漢的評價是風雨飄搖,再無威脅,是以無論是曹魏還是東吳,都對蜀漢放低了戒備,他們雙方開始了争霸。萬萬沒想到,諸葛亮實在是太能幹了,隻用了短短數年便穩定了蜀漢内部,并恢複了蜀漢的實力,開啟了北伐大業!
由于曹魏根本沒料到蜀漢能快速恢複實力,是以當諸葛亮率軍北伐時,曹魏被打了一個措手不及!諸葛亮讓趙雲和鄧芝出箕谷做疑兵,吸引魏軍主力,自己則率軍進攻隴右,直接逼降了隴右三郡,要是再打下另外兩個郡,那麼蜀漢的國力将會得到極大的補充!見蜀軍攻勢如此兇猛,魏國慌了,立馬命司馬懿率軍救援,而聽說魏軍援兵前來,諸葛亮決定命人去防守街亭,阻擋魏軍的步伐。隻要拖住了魏軍,等諸葛亮完全占領了隴右,再帶兵前來和魏軍對決,那麼這次北伐就獲得了大勝!赢定了!
不過在守衛街亭的人選上,諸葛亮倒是犯下了很大的錯誤!當時諸葛亮身邊人才濟濟,久經沙場的宿将也并不少,用這些人去守衛街亭,必定能夠出色地完成任務,但是諸葛亮卻力排衆議,選擇了毫無經驗的馬谡,令衆人大為吃驚!馬谡這個人,雖然好論軍計,但一直是作為諸葛亮的參謀存在,并沒有實戰經驗,且劉備當年臨終前,專門給馬谡下了一個批語,說馬谡言過其實,不可大用,是以衆人其實都不看好馬谡,無奈諸葛亮才是主帥,是以衆人隻能聽從諸葛亮的指令,任由馬谡前去守衛街亭!
真理,往往掌握在大多數人的手中!大家都認為馬谡言過其實,缺乏實戰經驗,不是守衛街亭的最佳人選,而事實也證明了這點!當馬谡到達街亭後,非但不選擇當道下寨,嚴陣以待,反而是跑到山上去紮營,想要給魏軍來個中心開花,結果被司馬懿截斷水源,打爆了!自此,街亭失守,諸葛亮面臨後路被斷的危險,隻能宣布撤軍,于是原本形勢大好的第一次北伐,最終以失敗告終!
毫無疑問,街亭之戰失敗的最大過錯方乃是馬谡,因為他這人不僅缺乏實戰經驗,而且對于别人的勸谏也全然不理!當年他向諸葛亮請戰,說得豪情壯志,認為張郃與司馬懿不足為懼,就算是魏國皇帝曹睿親臨,他馬谡也有破敵之法,但諸葛亮天生謹慎,仍然擔心馬谡出問題,是以他選擇了讓王平做馬谡的副将,以防止馬谡亂來,失了分寸!
原文:即喚王平分付曰:“吾素知汝平生謹慎,故特以此重任相托。汝可小心謹守此地:下寨必當要道之處,使賊兵急切不能偷過。安營既畢,便畫四至八道地理形狀圖本來我看……戒之!戒之!”
從諸葛亮對王平的交代來看,其實他自己心理也是有點發虛的,他也害怕馬谡出問題,是以才選了老成持重的王平跟随,希望王平能糾正馬谡的錯誤。
馬谡和王平領軍離去之後,諸葛亮還是有點擔心,于是他又安排蜀将高翔去街亭東北面的列柳城駐紮,一旦街亭有變,高翔便立即率軍前去救援!
在安排了高翔策應以後,諸葛亮還是不放心,又把蜀軍中最為厲害的魏延派了出去。
原文:孔明又思:高翔非張郃對手,必得一員大将,屯兵于街亭之右,方可防之,遂喚魏延引本部兵去街亭之後屯紮。
諸葛亮讓魏延也去街亭,其實就是為了策應馬谡,以防街亭陷落。可以看到,諸葛亮如此缜密的安排,除了對街亭的看重,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他不放心馬谡!大家都知道馬谡缺乏實戰經驗,并非守衛街亭的最佳人選,諸葛亮又何嘗不知?在他看來,他已經安排了王平、高翔、魏延這些久經戰陣的猛将前去策應馬谡了,馬谡此戰應該沒啥問題了,遺憾的是,馬谡還是讓他失望了!是以說,此戰的最大過錯人是馬谡無疑了,這麼多名将幫助他,他都能輸,沒啥好解釋的了!
從上文我們可以看到,諸葛亮用馬谡,其實也是非常擔心的,是以他才會派出魏延和王平策應,那麼既然諸葛亮懷疑馬谡的能力,又為何還要讓馬谡做防守街亭的主帥呢?難不成蜀軍中已經無人可用了?
事實上,在整個蜀軍中,至少有三人是可以守住街亭的!隻不過諸葛亮沒有使用!
一、王平
王平這個人非常有才,他原本是曹操的手下,漢中之戰時他在徐晃手下效力,給徐晃提出了很好的建議,奈何徐晃不聽,結果大敗。徐晃擔心戰敗北伐,想要把責任推給王平,于是王平隻能無奈的投降了劉備,而劉備在得知王平前來投靠後,直接說了這麼一句話:“孤得王子均,取漢中無疑矣!”漢中之戰,王平為劉備立下大功,諸葛亮讨伐南蠻時,王平也随軍多次立下大功,表現出了很好的軍事才能。更為重要的是,王平這個人的守城能力非常強!
鹵城之戰時,司馬懿和諸葛亮正面對決,面對張郃的攻擊,王平堅守不出,耗得張郃無法繼續打下去了,隻能灰溜溜地撤退。曹爽率十萬大軍進攻漢中,大多數人都想要撤退,又是王平力排衆議,堅決拒敵以外,最終成功地擊退了魏軍,守住了漢中!從王平的表現來看,他這個人其實非常善于防守,若是諸葛亮用他做守衛街亭的主帥,他肯定是可以守住街亭的!
這一點,其實諸葛亮自己也是心知肚明的!他對王平的評價是謹慎持重,軍事能力不錯,是以他才會讓王平跟着馬谡去守衛街亭,希望王平多多幫助馬谡。那麼既然諸葛亮自己也清楚王平的實力,知道王平可以守住街亭,為啥他又不願意讓王平做主帥呢?
其實原因很簡單!因為王平是降将,而諸葛亮對降将一直是心存戒備的,當年魏延投降劉備,諸葛亮就曾想斬殺魏延,因為他不喜歡那種不忠不義之人。王平在漢中之戰投降劉備,雖然幫助劉備立下大功,但他畢竟是降将身份,這種人可以做副将,但絕對不能做主帥!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是以在許多征戰中,諸葛亮都是以王平為副将,配合主帥作戰,他基本是不會讓王平做主帥的!
街亭之戰後,雖然諸葛亮對王平愈加看重,但王平一直沒有被提拔為主帥,直到諸葛亮去世,王平依然是以副将的形式存在,幫助吳懿共同守衛漢中!直到吳懿去世,王平才算是正式成為主帥,鎮守漢中!
二、魏延
魏延這個人的能力,其實完全不用質疑,作為軍事能力僅次于諸葛亮的存在,若魏延去守衛街亭,是肯定能夠守住的!那麼為何諸葛亮不讓魏延做主帥去守衛街亭,而是讓他去打輔助呢?這個原因其實也很簡單!
其一,魏延乃是降者出身,曾先後背叛劉琮和韓玄,諸葛亮認為這是非常大的劣迹,是以剛一見面就想斬殺魏延,隻不過被劉備阻攔了。雖然魏延活了下來,但是諸葛亮對魏延一直有意見,不願意委以重任。其二,魏延脾氣高傲,老是和諸葛亮對着幹,這令諸葛亮非常惱火,是以他不可能再讓魏延立大功,進一步加強魏延的權勢,
原文:孔明笑曰:“魏延素有反相,吾知彼常有不平之意;因憐其勇烈而重之。吾昔與先帝言,久後必生患害。今已顯露,可以除之。”
諸葛亮和魏延的關系非常差,發展到後面,諸葛亮甚至對魏延動了殺心,他自然是不可能讓魏延去守街亭,立大功的!
三、吳懿
吳懿是蜀軍中的悍将,乃是一個久經戰陣之人,當年衆将推薦去守衛街亭的人,就是魏延和吳懿,可見大家對吳懿是多麼的認同!可以說,若是讓吳懿去守衛街亭,應該是能夠守住的!那麼為何諸葛亮不願意讓吳懿前去呢?其實這個原因也很簡單,因為吳懿不是荊州派!
劉備集團是外來勢力,他們統領益州,最主要的依靠對象乃是荊州派,而吳懿乃是益州派,是荊州派的打壓對象,諸葛亮是不可能把功勞給吳懿的,不可能讓益州派的勢力得到加強的,無論如何,諸葛亮都會選擇荊州派的人去守衛街亭,把功勞給荊州派的人!
結語
綜合來看,街亭之敗的最大過錯方乃是馬谡!諸葛亮為了讓馬谡擷取這份功勞,都派出王平、魏延這種猛将幫他打輔助了,可馬谡還是敗了,真的是太無能了!事實上,街亭之戰中,至少有三人是可以守住街亭的,這三人便是魏延、吳懿、王平,但是諸葛亮卻沒有使用他們,原因也很簡單,就是諸葛亮想培養馬谡!王平乃是降将且非荊州派,不值得培養,吳懿也非荊州派,不值得培養,魏延倒是荊州派,可他是降将出身,且脾氣和諸葛亮不對付,諸葛亮怎麼會培養一個對手出來?
(本文主要參考《三國演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