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孩子生氣了,後果很嚴重!5歲男孩砸壞2台電視機,怎麼辦?

孩子生氣了,後果很嚴重!

5歲男孩砸電視機

晨晨是個5歲的小男孩,他吃完飯就想吃零食,媽媽堅決不同意:“剛吃完飯怎麼能吃零食呢?不行。”晨晨一聽,趕緊拖住媽媽的手:“我就要吃,我就要吃!”然後順勢往地上打滾。

媽媽冷靜地說:“說過不行就是不行!你自己冷靜下來,我去做飯了。”

就在媽媽做飯的過程中,突然“砰”一聲,媽媽趕緊出來一看,發現晨晨竟然抄起遙控器,把電視機給砸了!

晨晨媽媽說:我當時真的很生氣,都想抄起遙控器向他砸過去了,但是我又知道,如果我這樣做,他可能會爆發得更厲害,因為他已經砸壞過一台電視機了,我有點不知所措。

孩子生氣了,後果很嚴重!5歲男孩砸壞2台電視機,怎麼辦?

怎麼辦?後面有一個網友的話,引起廣泛的關注:

棍棒出孝子,可以拒絕體罰,但一定要讓孩子怕你。不要為了和孩子做朋友就拒絕體罰,我們誰不是挨打長大的?現在依舊好好的,五千年真言什麼時候都不晚。

後面有個網友緊接着回複:我以前也和你一樣對待孩子,後來孩子得了抽動症。從此我大徹大悟,對待孩子一定要耐心,再耐心。你體罰,孩子隻會表面服你,内心不服的,他不再和你親近,脾氣還會越來越急躁。

孩子生氣了,後果很嚴重!5歲男孩砸壞2台電視機,怎麼辦?

孩子脾氣大,導緻家裡氣氛很糟糕

孩子脾氣大怎麼辦?這是我和老公長期的困擾。在年初,我們也經常為此對孩子發脾氣,夫妻倆也總為這事争吵,而轉折點發生在一個晚上:

大寶栩栩因為挑食,剩下一堆菜。看着她用勺子在飯盤上挑挑撿撿,我看了一眼,想起了以前的情景:

“看你又挑食,那麼瘦,還挑食,怎麼長高?”

“你自己家的,就要吃完,我說過多少遍了?”

“飯是奶奶打的,不關你的事?那你吃之前就得說,你現在必須吃完,不能浪費!”

這些說了幾百年的話,根本毫無用處,我控制住自己的暴脾氣,耐着心說:

“很可惜,這次的菜是不合你胃口。”

“媽媽,你說得真對!”

“但是,吃青菜、肉,營養才均衡,你也知道吧?你這麼瘦,媽媽真的很擔心。”

“媽媽,我知道,但我真的吃不下了。”(孩子就是這麼難搞!)

“要不想想辦法?你覺得把它們剪碎,像炒飯的樣子,再加一點點汁,如何?”

“我覺得這個主意棒極了!”

孩子生氣了,後果很嚴重!5歲男孩砸壞2台電視機,怎麼辦?

就這樣,事情解決了?想太多!

她拿起剪刀操作了一番,一邊吃,一邊贊歎飯菜好吃。但現實中往往沒那麼簡單,好景不長,妹妹走過來了,拿着玩具,戳姐姐。栩栩生氣瞪眼,我把二寶夕夕抱走,然後夕夕又對着姐姐張牙舞爪。栩栩立刻又生氣了:妹妹,你這樣,我真的很生氣!

又生氣,還有完沒完了!但又能怎麼樣呢?妹妹沒有幹什麼,你專心吃飯,不要看妹妹,不就行了嗎!但大人跟着生氣,又有什麼用?于是我又深呼一口氣,繼續說:

“你知道你為什麼生氣嗎?因為你總是盯着妹妹看啊!你盯着一個人,就很容易發現這個人的毛病。好,現在我盯着你看試試。

哎呀,吃飯要坐直,彎着要成什麼樣子?

看看你的劉海,又掉下來的,紮到眼睛,時間長了影響視力!

慢慢吃,剛才吃那麼慢,現在又那麼快!

你看,隻要我一直盯着你,心裡就會不舒服是不是?這時候,我們關注别的事情就好了。好好看着眼前的菜,想着下次怎麼說,媽媽能做得更好吃?想想一會和妹妹玩什麼遊戲?是不是就更開心了?”

栩栩聽着聽着也笑了起來:“也許你說得對。”

然後,她高高興興吃飯去,妹妹看姐姐沒啥反應,也不鬧了,玩别的了。

坐在一邊的老公看見了全過程,感歎了一句:老婆,你現在變得好優秀啊!我還一直在等着你大吼呢。

我當時愣了一下,開心地笑了。回想起來,要變成現在這個樣子可真的不容易。因為我發現,原來孩子的情緒問題,不能見招拆招,它是一個系統問題,你必須同時解決很多問題才能湊效!

孩子生氣了,後果很嚴重!5歲男孩砸壞2台電視機,怎麼辦?

别做無謂的掙紮了,要孩子完全理性,是幻想!

孩子随時随地都能讓你生氣。睡覺晚、做作業拖延、吃飯慢,二寶大冷天的,不肯穿棉衣,要穿短褲,不肯吃飯,隻想吃面包,經常搶大寶的玩具……而且還說幾次都不聽,或者,第一次聽懂了,後面又再錯!

為什麼會這樣?

《全腦教育法》:下層大腦中的“杏仁核”操控着孩子的情緒,下層大腦從孩子剛出生時就十分發達,但負責邏輯思維、理性的上層大腦,要二十幾歲才完全成熟,就算是十幾歲,還要進行一次大的變動。

真的沒辦法,因為孩子的大腦還沒有完全發育成熟。

是以,放棄我們不切實際的幻想,要孩子完全理性地、時時刻刻都能控制情緒,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孩子的年齡,我們逼,也逼不出個是以然!當你明白了這些,你就有了好的心理基礎,孩子生氣,你跟着生氣,是很無知的行為!

孩子生氣了,後果很嚴重!5歲男孩砸壞2台電視機,怎麼辦?

規矩要立得早,性格就會好!

好的習慣能大量減少孩子發脾氣的機會。我是有2個孩子的,二寶現在2歲半,他現在已經知道,吃完飯才能吃零食,看電視隻能看20分鐘,買玩具隻能買1個,坐搖搖車每次隻能花2個币。是以,日常她大吵大鬧的機會真的很少。

我家裡從來沒出現過“孩子吵着看電視”的情形。一般是快到時間了,我提前提醒:啊,看完這一集,我就要關了!

時間到了,我就關機,孩子很能接受。有時候孩子還會提醒你:媽媽,要關電視機了,我看很久了!

孩子生氣了,後果很嚴重!5歲男孩砸壞2台電視機,怎麼辦?

我覺得還有一點是,規矩要人性化。就像看20分鐘電視是人性化的,完全不讓看就不太好(個人意見,勿噴)。

我的小侄女,一到我家就盯着電視機不放,因為她家為了不讓她看卡通片,連電視機都賣了。但是她一到别人家,就會一直盯着電視機。想想,如果她長大了,擁有了手機,或者外出讀書,那時候怎麼管?

反倒我二寶,去到别人家,就會被其他玩具、書什麼的吸引,很少跟着看電視了,還會嚷嚷着:電視有什麼好看的,一起玩吧!情緒宜疏,不宜堵啊!

孩子生氣了,後果很嚴重!5歲男孩砸壞2台電視機,怎麼辦?

别敷衍孩子,要确确實實幫孩子解決問題。

我是和婆婆住在一起的。記得大半年前,栩栩一吃飯就發脾氣,真的, 一上桌,不用1分鐘,立刻發飙,關門躲進房間的事時有發生。原因是:她很不喜歡奶奶總給她夾菜,總讓她要“大口大口吃”,“要多吃菜",“吃快點,做榜樣,要不妹妹學你“。

後來我跟婆婆溝通了一下,婆婆也盡量控制自己了,但還是不行,婆婆隻說一句,栩栩就像條件發生一樣,立刻準備哭。

為什麼會這樣?因為栩栩已經對“飯桌+奶奶”有了心理預期。飯桌上,隻要婆婆說一句話,她心裡的所有記憶,不受控制地就開始奔湧而出,不管實際究竟有沒有發生。

孩子生氣了,後果很嚴重!5歲男孩砸壞2台電視機,怎麼辦?

後來怎麼解決呢?我們實行了分餐制。

吃飯前自己裝好飯,裝好菜,然後自己下去小桌子吃,當然她想回大桌子也可以。很神奇的是,她現在吃飯開開心心的,偶爾還會挑食,但真得比以前好太多了,起碼吃飯的時候,不再哭哭鬧鬧的。

孩子哭,生氣,其實是一種信号,他在尋求幫助。如果不治本,後面隻能延伸出“我上次不是說過了?”“說你多少遍了,還這樣?”如果真有這樣的對話,就表明問題還沒解決,得繼續努力。

孩子生氣了,後果很嚴重!5歲男孩砸壞2台電視機,怎麼辦?

“我知道你很生氣”,這句話其實很敷衍!

我一開始也看過很多關于親子溝通的書。關于情緒控制大家一定接觸過一個詞“共情”。大概意思就是你得先了解對方,接受對方的情緒,對方才肯打開自己的心。話說得是沒錯,但我一開始實踐并不順利:

“我知道你很生氣。”

“你覺得很不公平對不對?”

你看,這些可以算是标準的對話了。孩子一開始可能還能接受,多試幾次,就毫無作用了,因為孩子發現了,你隻是在走流程!沒錯。每次都是這幾句,你根本沒用心,你不是真的在關心我!是以,孩子開始說:你出去,我不想聽你說!

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我們把共情當作一種很标準的形式。但忘了,共情的前提是“關注”。你要真的關注對方。

“你這次真的很生氣,你看,你眼睛都紅了。”

“你很少這樣哭,仰着頭哭,是因為哭得太厲害了,氣都喘不過來了!”

當我加入了一些我觀察的細節,女兒就會慢慢冷靜下來,因為,她知道你真的在關心她。

孩子生氣了,後果很嚴重!5歲男孩砸壞2台電視機,怎麼辦?

看書啊,要多看幾本!

很多人說,看情緒管理的書沒用,給孩子讀情緒類的繪本也沒用。我的經驗是,不是沒用,是看得不夠多。就成人來說,一本書你能真正獲得一個知識,就很厲害了。當你再看一本,有些知識點似曾相似,越看,了解越深,然後才恍然大悟:原來如此!

孩子也得讀大量的書。例如最近二寶讀了《媽媽,我真的很生氣》,他知道生氣時丢玩具是不對的,現在她一丢玩具,我很自然地把玩具收起來,放進箱子裡,第二天再給她,她完全能接受。包括姐姐栩栩,也同樣接受了這個方式。

孩子生氣了,後果很嚴重!5歲男孩砸壞2台電視機,怎麼辦?

我家的情緒類繪本

又例如,2個女兒現在一生氣,一哭,也很習慣去數數,特别二寶,這個冷靜的方法對她十分有用,而這個方法,是之前跟着栩栩讀《拜拜了,壞情緒》知道的。

當然,他們還知道跳繩、喝口水、深呼吸等等的方法。他們甚至會互相幫對方冷靜下來。這些,都不是一兩本繪本能搞定的。

有句話是:當你隻有一把錘子,你看所有的問題都是釘子。技多不壓身,情緒處理方法,也是,多學總沒錯。

孩子生氣了,後果很嚴重!5歲男孩砸壞2台電視機,怎麼辦?

寫在後面

孩子的确很容易出問題,但如果我們放任不管,我們就會成為問題——跟着情緒失控。

解決孩子的情緒問題,很複雜,但隻要我們勤奮起來,不要偷懶,不要總想着一勞永逸,總能越過越好。家和萬事興,新的一年,希望大家都能把情緒處理好,一整年都平平和和的,就很幸福了!

新年好,我是栩栩與夕。擅長繪本深度解讀,有2個娃,也愛分享育兒經驗哦!歡迎關注我。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