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善緣,講求因果。神瑛侍者一片善心,萬沒料到是以而至獲一段真摯的感情。說起來,這件事情算是世所罕聞。當初,赤瑕宮神瑛侍者偶然看見靈河邊上三生石畔有株仙草,無人看管,形已枯萎。一時動了恻隐之心,每天自取甘露來澆灌她,讓她得以生機。其中有處細節不可忽略,神瑛侍者并不是就近省功瓢取旁邊靈河中的水源活養仙草,而是不厭其煩日複一日地收集一滴滴甘露來滋潤她。可見,神瑛侍者對這株仙草别有一番呵護,情也由此而生。

這株仙草正是绛珠仙草,也正因為盡得呵護,仙草不但複得生機,還脫去了草木胎質,幻化成人形,修成了一個女體,這便是绛珠仙子的由來。自此而後,绛珠仙子終日遊離于離恨天外,饑食蜜青果,渴飲灌愁海水,一心想着報答神瑛侍者昔日的甘露之惠。九重天阙,宮宇無數,仙境無邊,為什麼绛珠仙子偏偏選擇“定居”于離恨天外呢?古人有語,三十三層天,離恨天最高;四百四十病,相思病最苦。卻原來绛珠仙子患了一種相思病,她對神瑛侍者暗生情愫而不自知。
而神瑛侍者呢?似乎,自從救活了仙草後,就仿如消失了一般,再也沒有見過绛珠仙子一面。不久,神瑛侍者觸動了凡心,到警幻仙姑案前挂号,想着趁此機緣到下界凡間曆劫。那绛珠仙子知道後就說,“他是甘露之惠,我并無此水可還。他既下世為人,我也下世為人,以一生淚水還他,也償還得過他了。”此言此情,字字戳心。绛珠仙子對神瑛侍者癡心一片,神瑛侍者可知否?事實上,神瑛侍者不但知情,而且他對绛珠仙子亦是情系一心。此話怎講,且看筆者娓娓說來。
绛珠仙子即是後來的林黛玉,神瑛侍者便是賈寶玉了。在人世間,他們是表親關系。在林黛玉六歲左右的時候,母親不幸病逝,外祖母念她年幼就叫人接她過來照顧,聊解慰藉。在此之前,林黛玉從未有來過外祖母家,也從沒有見過自己的表哥。但與林黛玉初次見面,賈寶玉就笑對衆人說,“這個妹妹我曾見過。”很是面善,竟有似曾相識感。這當然是因為他們有着前世因緣的關系,才會彼此都有着隐約的熟悉。
绛珠仙子對神瑛侍者印象深刻,難道神瑛侍者不也對绛珠仙子刻在了心裡嗎?他們本就該是比翼雙飛的一對兒。但在文中似乎對此隻字未提,倒似是绛珠仙子一廂情願的單想思戀。為什麼?隻因這個故事是出自一個和尚的口中,難免有不盡之處,細節也無須過多贅述,或道聽途說,或删繁就簡。神瑛侍者偏巧可巧,在绛珠仙草成女體人形後,才萌生凡心,說是下凡曆劫,倒不如是說,他們是心有靈犀相約着一起落凡間再續前緣。
林黛玉與賈寶玉相愛纏綿得如何死去活來,倒側面反映了神瑛侍者與绛珠仙子兩心是何等的熾熱。因為這本就是一段冤孽。何為冤孽?愛而不得,是為冤孽。神瑛侍者和绛珠仙子雖然兩心癡戀,但他們卻不能大膽的互訴衷腸。為什麼?隻因他們在天界,是仙人,仙人就不能違反禁愛的天條。否則,就如牛郎織女一樣,此生不複再在一起。有道是,隻羨鴛鴦不羨仙。大概說的便是此意。
神瑛侍者和绛珠仙子原以為下到凡間就能好好地相愛一場,不成想凡間也有凡間的桎梏與無奈,他們最終也未能如願地走到一起,過一段隻屬于他倆的生活。但若問他們是否後悔過,他們的回答一定是——不悔夢歸處,隻恨太匆匆。大概,這便是最美的愛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