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他的歌火遍全網!看崇明小夥的“下潛”之旅

他的歌火遍全網!看崇明小夥的“下潛”之旅

新歌《下潛》上榜了。短短半個月,歌曲沖到酷狗音樂排行榜第10名;12月22日、29日,“人民日報”抖音端兩次采用《下潛》給視訊配樂。

曲調飄逸,似水波蕩漾;歌聲空靈,似來自海底。合而為一,恰如其名,是一躍入水、潛入深海的失重,激動、自由、冷寂······情緒飛升,轉而冷靜。

這曲不從水裡來,那人卻傍水而生。《下潛》的調子從上海長甯銀統大廈的19樓傳播開去,向崇明島的方向飄飛。崇明,作曲者兼制作人季志豪的家鄉,他不常回家,總是規律地創作。Morerare工作室,季志豪一手建立的,牆上挂着一幅字——“不愧是你”。這是朋友的祝福,略帶調侃之意,卻與青年人的野心兀自暗合。

季志豪說:“我不想做優秀的人,優秀不夠,要做出類拔萃的,要成為行業的翹楚才好”。

下潛

“自由狼狽/問累不累/笑說無悔/每個轉彎/獨自承擔/無畏”——《下潛》的歌詞如是寫。詞雖不出自季志豪,但句句在寫他。

他的歌火遍全網!看崇明小夥的“下潛”之旅

父母都是音樂教師,季志豪成為職業音樂人,似乎是順理成章。但他的大學專業與音樂毫不相幹,這是主動做出的決定,一是家裡沒有資源讓他成為大音樂家,二是季志豪根本不喜歡古典樂,練琴該有的熱情全給了歐美日韓流行樂,好不容易硬着頭皮考出鋼琴十級,叛逆了一回,進了東華大學設計專業。

但,他壓根沒放棄音樂。沒有專業人士指導,季志豪就另辟蹊徑,“野路子”不好走,人生在下潛。

起跳早有苗頭——聯考結束的暑假自己做了首歌,拿與人聽,“委婉的鼓勵”遠超過“堅定的誇贊”,更多是“不感興趣”。季志豪骨子裡有份自信,也因熱愛生勇氣,義無反顧地躍入流行樂的深海。在大學組建Morerare樂隊,再成立Morerare音樂社,創作的自由需要犧牲精神的體面。

他的歌火遍全網!看崇明小夥的“下潛”之旅

狼狽是常态。季志豪非科班出身,對歌曲專業度的判斷自然呈現鈍感,圈内人的質疑接踵而至。想學編曲又沒資源,想學真本事又不想被傳統體系綁架藝術的想象力,選了個“笨辦法”,寫郵件投上海的錄音棚實習。大小都投了不少,杳無音信算好的,零星的回複裡,皆是滿眼傲慢的拒絕。“你才大二,也不是音樂學院的,就别想吃這碗行業的飯了”,字字誅心。

有一家小錄音棚勉強答應了。說是實習,實則倒貼。沒有工資,隻包一頓飯,上限15元,點倆菜就超預算。所學隻是皮毛,踉踉跄跄能獨立出點作品了,也被“免費”拿去用了。畢業之後,攢了點小作品,去了家專業音樂工作室打工。雖然月薪隻有5000元,但對季志豪來說,這位老闆是他職業生涯的“領路人”。

之前,季志豪用耳機做音樂,進專業工作室才感受到音響的魔力。聽老闆做歌,看老闆作曲,才對這一行有了概念性的了解。什麼聲音是獨立音樂人做的?什麼音樂烙着商業符号?這是職業音樂人必須具備的基本判斷力。底子打牢,再談審美。沒有當時,哪談現在?問他後悔走這條路嗎?

他說:“對所有的選擇和決定,我從不說後悔”!

飛升

在海裡,下潛到一定深度,為了生存,必須上浮。人生如是,做好決定,穩住狀态,轉個彎,便向上飛升。

2018年11月11日,同僚忙着“雙十一”囤貨,季志豪花14萬“下單”了一間普陀區澳門路上正在轉讓的錄音棚。他決定離開舒适圈去創業,随身份轉變而來的是無休止的恐慌和焦慮。房租、裝置、水電······生存成本翻了一番,季志豪不敢停,不敢歇,“害怕第二天醒來工作室倒閉了”,于是工作得近乎瘋狂。大學友人給他推活,接!商演認識的人推活,接!為了仰望海面上的那輪明月,他必須去攢六便士。

他的歌火遍全網!看崇明小夥的“下潛”之旅

現在打開《铠甲勇士獵铠之黎明天塔》大結局的工程檔案,密密麻麻的音軌依然讓他心有戚戚。2019年,工作室流水快轉不過來了,他必須接下這個30集的項目。最後3集要在兩天内趕出來,那天晚上11點,他收到一條消息,“客戶明天來審片”!季志豪在家沖了個澡,提溜一瓶花露水,抄起三瓶咖啡就往工作室趕。12點整,他喝第一瓶,做完一集再喝一瓶,倦意湧上來就往後脖頸噴花露水。時針再轉至12點方向,他已經連軸轉了21小時。

趕出來的作品品質線上,财務危機是以有驚無險。這份安然無恙的獲得打破了他一貫的工作作息。他不習慣熬夜,每天六點半起床,八點到工作室,晚上十點下班,充足的睡眠才能保證高效的創作。生活的嚴謹延續到工作,就成了一種堅守原則的态度。創業初期,盡管他會向“數量”妥協,但堅決不在“品質”上讓步。

2020年,他作曲兼制作的《畫皮》出圈了!剛拿到《畫皮》歌曲小樣時,旋律并不驚豔。調整,意味着打破原先的思維軌迹。這并不容易,“尤其對于科班出身的人來說,學院派有一套嚴謹的創作法則,需要這樣、應該那樣”。“雜家”季志豪的容錯率很高,funk、jazz等各種風格他都敢放進同一首歌,偶然按出的一個音符可能就是靈感的來源。心無旁骛,按自己的感覺再創作,觀衆聽到的《畫皮》旋律和國風歌詞相得益彰,渾然天成。

他的歌火遍全網!看崇明小夥的“下潛”之旅

《畫皮》火遍全網的時候,季志豪始終很平靜。和平常一樣,一個人坐着,帶一副黑框眼鏡,踩一雙拖鞋,雙腳擱在音樂工作台上,對着兩台顯示器,頭一歪倚着靠背。這是他最舒适的工作狀态,随性卻認真。

後來,《隔岸》也火了。2020年10月,季志豪搬進了長甯區定西路19樓的工作室,這裡窗明幾淨,他向外望,一擡頭,就看見了隔岸的圓月高挂。

遠航

飛升而後出水,他上了一艘名叫“忒修斯”的船。“忒修斯之船”是季志豪的微信簽名,這個哲學悖論在他的世界裡,意味着繼續突破、不斷更新、自我疊代。要掌舵,但看不清航向,生活失控了。

2021年上半年,季志豪陷入了一個喪氣的死循環。找不到人生的意義感,就會一個人吃自助,甜食、油脂催生多巴胺和脂肪。爽感過後,繼續工作。壓力加大,再找朋友。一到晚上,人聲消散,“不開心”又洶湧襲來。消解、再陷入,被情緒左右的日子重複了很久,直到有一天,他發現自己開始在高速上“路怒”,“像個白癡”,一個恍然,他便去尋生活的下一個出口。

他的歌火遍全網!看崇明小夥的“下潛”之旅

更新,要從頭開始。每天下午三點,季志豪準時去健身房報道,即使是出差,也帶着瑜伽墊。對體重和力量的重新控制意味着生活的主導權正被慢慢奪回。堅持,從戒糖開始,美式雖苦,卻讓人清醒。這種主導權和清醒不止在生活,還在工作。

長期高強度的工作讓他産生了一種幻覺,“做很多歌,但我越來越覺得自己正無限接近于一顆流水線上的螺絲釘”。面對資本對下沉市場的讨好,他還是想堅持自己對音樂的追求。“音樂是一生的熱愛”,季志豪再次強調了自己的創作信念,“創作自己想做的”。

和資本争奪話語權,需要有底氣,底氣來自作品内容。“内容為王”的鐵律再次得到印證,他被訊飛音樂公司看到了。正式簽約、潛心創作,《下潛》發行,忒修斯之船找到了航道。

現在仍有高壓時刻。回到家,坐上賽車模拟器,把音響開到最大,飙車、律動,這是一個27歲的男孩最放松的時候。音響裡放的是日本歌手星野源和Aimer,他們是季志豪喜歡的歌手,是他不斷遠航的動力。

人人都說音樂行業不好打拼,他還是相信機會平等的可能性。向爸媽借錢,自己去闖,這條賽道不屬于大多數人,“我想得很通透,與其在自己不擅長的領域和天賦異禀的競争對手拼命,還不如選擇一條自己的賽道,就不要浪費天賦了。”父母的支援和陪伴值得感激,“其實,從小到大,因為父母的努力,我的生活已經比大多數人好了,創業雖然辛苦,但也沒什麼,已經很滿足了”。

他的歌火遍全網!看崇明小夥的“下潛”之旅

今年六月,母親打電話來,說家裡包了他愛吃的馄饨,問要不要給他送過去。于是,季志豪回了趟崇明。車在江上“飛”,他想起正青春時,每次因為練琴和父母拉扯完,都會一個人躲進房間,戴上耳機,聽那些大膽的旋律、先鋒的創作。快樂,某種程度上也是種啟蒙。如果不快樂,遠航便無意義。

12月24日,恰逢Morerare工作室成立三周年。季志豪許了一個願望,他想有朝一日不在文藝創作的前線沖鋒陷陣,轉而退居幕後,告訴永遠年輕的音樂愛好者,“少年,你堅定前行吧”!

是啊!少年,你堅定向前吧!忒修斯之船終将靠岸,那輪明月終将入懷!

記者:劉黎明

圖檔由受訪者提供

編輯:郭王旖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