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蔣介石下令他撤退,他卻違令要和岡村甯次決戰,最終殺敵11萬

在上個世紀的抗日戰争中,面對實力強大的日軍,一開始很多人沒有信心能打敗日本。甚至還有不少人成為了漢奸,站在了敵方陣營,幫助敵人來殺害自己的同胞。而與這些賣國賊不同的是保家衛國的英雄,這些英雄有着堅定的抗戰決心,即使日軍再強大,他們也沒有放棄守衛自己的國家。比如本文要講的薛嶽,老蔣指令他撤退時,他堅決與日軍奮戰到底。

蔣介石下令他撤退,他卻違令要和岡村甯次決戰,最終殺敵11萬

1896年,薛嶽在廣東省出生,在十幾歲時進入軍校學習,畢業後就加入了抗日隊伍,後來,還成為了孫中山革命隊伍中的一員,開始了抗日事業。薛嶽在國民大革命中表現突出,得到了蔣介石的充分肯定。他參加過北伐戰争和抗日戰争,在抗戰中做出了重大貢獻。

蔣介石下令他撤退,他卻違令要和岡村甯次決戰,最終殺敵11萬

在1939年時,我們的多個地方已經被日軍攻占,日軍的總司令官岡村甯次又指令大軍進攻長沙,當時老蔣知道是岡村甯次親自指揮的戰鬥,加上兩軍實力懸殊巨大,便認為薛嶽對付不了,就指令他趕緊撤離,儲存實力。但是薛嶽沒有聽從指令,堅決要和日軍奮戰到底,于是就有了後來的長沙會戰,而這場會戰又分為四次,一共打了五年時間,具有重要意義。

蔣介石下令他撤退,他卻違令要和岡村甯次決戰,最終殺敵11萬

在四次長沙會戰中,薛嶽率領的部隊打赢了三次,也就是前三次的會戰。士兵們在戰場上十分勇猛,戰鬥力十足,将日軍一次次擊退,其中擊斃日本鬼子11萬,而國軍也付出了重大犧牲,有九萬人傷亡。但這也是一個比較好的結果,因為很多時候國軍和日軍的交戰中,國軍往往需要付出比日軍更大的傷亡才能将其殲滅。

蔣介石下令他撤退,他卻違令要和岡村甯次決戰,最終殺敵11萬

在第四次長沙會戰中,日軍得到了大部隊的馳援,是以獲勝,并占領了長沙。如果日軍沒有援兵的支援,這最後一場戰役不一定能夠打赢,而當初國軍也沒有想到日軍會調集軍隊馳援,是以沒有加強防守,讓日軍等到了援軍的到來。雖然長沙失守了,但是士兵們将十幾萬日本鬼子殲滅,也讓國人看到了勝利的希望,讓戰士們更加有信心抗戰。

蔣介石下令他撤退,他卻違令要和岡村甯次決戰,最終殺敵11萬

國軍前三次的勝利,離不開薛嶽将軍的指揮,他發明了“天爐戰法”,戰場上誘敵深入,接着包圍一舉殲滅。當時他在收到撤退指令時,卻堅持守在長沙,率領軍隊抵抗日軍的進攻,三次将日軍打敗,給了日軍一個沉重的打擊。

蔣介石下令他撤退,他卻違令要和岡村甯次決戰,最終殺敵11萬

讓國人知道日軍是可以打敗的,我們很有希望将日本人趕出國土,迎來最終的勝利。最後,中國也獲得了勝利,在無數人的努力下,終于将所有侵華日軍趕跑。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