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這個溧陽名人展,值得一看!

溧陽市融媒體中心官方微信

前 言

若要了解溧陽,不妨到古縣來,這裡有1800年前的溧陽縣城遺址,蘊含着深厚的曆史底蘊和豐富的文化内涵,也是文人荟萃、名士輩出的好地方。100年前,這塊土地上誕生了一位文學巨匠,她的作品影響了一代代讀者,她就是優秀的中國共産黨黨員,新四軍老戰士,上過北韓前線和抗美援越戰場的女作家菡子。

菡子對故鄉懷有深厚的情感,廠礦學校,田間地頭,常常活躍着她的身影。她的一生,留下了衆多脍炙人口的作品,讴歌了偉大的時代變革。我們展出其生平著作、書法、手劄與影像,從多個角度再現了作者的世紀風采。

近現代的曆史舞台,留下了許多溧陽人的腳印;他們中有革命人物,有文化藝術學者,也有工商界的代表人物。他們明慧信義,忠勇慈孝,在諸多領域發揮了社會影響力,也做出了重要貢獻。我們精選了34位溧陽近現代曆史人物的信劄、手稿;這些墨迹時間跨越百年,盡管尺幅較小,但其文化内涵豐富,筆墨趣味綿長,具有較高的文史價值和觀賞價值。

通過近距離欣賞、品味名人手迹,我們能從片紙隻字中找尋時光與曆史,在一筆一畫間感悟情懷與境界。

展 覽 時 間

2022年1月1日-1月28日

展 覽 地 點

古縣藝術館

這個溧陽名人展,值得一看!
這個溧陽名人展,值得一看!

菡 子 簡 介

這個溧陽名人展,值得一看!

原名羅涵之,又名方曉,著名女作家,散文大家,中國共産黨優秀黨員,新四軍老戰士,長期在部隊從事文藝宣傳工作,她是唯一一位先後上過北韓戰場和抗美援朝戰争的女作家。

1921年3月11日,菡子出生于溧陽古縣汕頭村,1932年進入溧陽縣立女子國小讀書,1934年考入蘇州女子師範字校,1936年因參加愛國學生運動被校方開除,進入無錫競志女校,參加黨上司的“讀書會”,開始寫作進步作品。1937年七七事變後肄業,參加抗日救亡活動。

1937年11月30日,菡子與一批溧陽、無錫、上海的進步青年長途跋涉一個多月,到南昌新四軍辦事處進入江西省青年服務團。1938年8月參加新四軍,在皖南軍部工作,10月加入中國共産黨,曆任新四軍5支隊10團戰地服務隊隊長、《前鋒報》、《抗敵報》及《淮南日報》記者、《淮南大衆》雜志總編、華東局宣傳部幹事、華東局婦聯傳部副部長、中國作協創作委員會副主任、安徽省委宣傳部宣傳處處長、《收獲》和《上海文藝》編委、上海文藝出版社編審。

1936年菡子開始發表作品,1949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她是中國作協第三、四屆理事,上海市作家協會第四屆理事、副主席。著有小說集《糾紛》、《前方》、《萬妞》,散文集《和平博物館》、《前線的頌歌》、《初晴集》、《鄉村集》、《素花集》、《玉樹臨風》、《記憶之珠》、《重逢日記》等。

菡子的作品伴随着共和國脈搏的跳動,具有濃郁鄉土氣息,充滿革命激情。她從硝煙彌漫的北韓戰場發回戰地通訊,在城鄉社會主義建設的高潮深入基層和農村,文筆純樸清新、自然流暢,有不少是文字精品。散文《黃山小記》、《香溪》等作品被選入大學、中學國文教材,晚年寫的《重逢日記》為《新華文摘》轉載。

信件、手劄、書法

這個溧陽名人展,值得一看!
這個溧陽名人展,值得一看!
這個溧陽名人展,值得一看!
這個溧陽名人展,值得一看!
這個溧陽名人展,值得一看!
這個溧陽名人展,值得一看!

融自 | 古縣藝術館

小栗 | 姜雯雯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