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和大陸曾經的隔絕狀态,往大了看,這是國家的苦難,往小了看,這是百姓的苦難,有多少人因為這短短的一段回家的路,走了幾十年也沒有走到,最後長眠異地。
1987年,在兩岸關系開始緩和,許多人得以回家。一位曾在台灣待了四十年,離家四十年的老人葉依奎也即将回到家中,他以為曾經的家已經破敗,但是不曾想,家人其實一直在等他回來,而他在台灣的四十年又是怎樣的呢?讓我們接着往下看。

1942年剛剛大學畢業的葉依奎從事與農業相關的工作,那時他還叫謝漢光,之後在上級的安排下到柳州成為了一名農場主任。在柳州工作期間,是謝漢光的人生轉折點,許多人民因戰亂而南遷到柳州,這群人裡也有一些我黨的同志,那時正是國共兩黨合作期間,是以謝漢光也十分熱情接待了他們。
相處時間長了,他慢慢深入了解了我黨的宗旨,這些全新的想法打破了他過往的認知,他想要參與到這件偉大的事業中,并想為黨組織的壯大盡一份力。黨組織進行商議後認為柳州是一個交通要點,在此建立聯絡站十分有必要。謝漢光積極協調各方,在完成任務并得到組織信任後,他送出了入黨申請書。
1945年,抗日戰争結束後,國共兩黨對抗,我黨開展行動積攢力量。精通粵語的謝漢光到香港參與情報工作,在這裡,謝漢光優秀的完成了地下工作者的任務,在任務結束後他正式成為一名共産黨員。
1949年,國民黨占據台灣一方土地,想要繼續與共産黨對抗,國家還沒有完全解放,革命事業還要繼續,那麼派誰去台灣完成情報工作呢?組織經過商議後,謝漢光的名字出現在了人們的腦海中,他曾經在國民黨任職,也優秀的完成過地下工作。接到組織的通知,謝漢光十分糾結,這時,謝漢光剛和妻子邁入婚姻的殿堂,這一去,可能就是永别,但謝漢光毅然決然投身全國解放的光榮事業中。
到台灣後的謝漢光在衆人眼裡是微不足道的小職工,工作穩定,為人低調,但是他卻是在黑暗裡行走的無名英雄,秘密收集情報并開展任務。但意外突發,他的上級蔡孝乾被捕入獄,更令人堪憂的是,他無法忍受酷刑,招供了一份地下從業人員的名單。國民黨借此迅速開展地下清掃運動,而在這次運動中遇難的共産黨員就高達千人之多。
謝漢光也受到了追殺,他艱難出逃,倉皇之間他躲進了森林,在這裡謝漢光遇到了一批原住民,村長聽了他的故事後,決定留他在此居住。為了掩人耳目,謝漢光變成了村民葉依奎,從一個文質彬彬的職工變成了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
謝漢光的生活慢慢安定下來,卻越加思念自己的妻子,但他無能無力,隻能慢慢等待,時間一天天過去,轉眼間已經過去了四十年!1987年,大陸和台灣兩地終于恢複往來,謝漢光心裡很是糾結和煩惱,自己消失了幾十年,如今妻子生活得怎麼樣呢?他不敢想,但回家這兩個字還是戰勝了一切,第二年,他決心回家看看。
當謝漢光重新踏上這片熟悉又陌生的土地,眼眶早已濕潤。如今的家鄉變化很大,他隻能一邊走一邊努力想起回家的路。三十多年了,他再一次叩響了家門,有一位白發蒼蒼的女人為他打開了門,正是他的妻子,夫妻倆相擁而泣。慶幸的是,他離家之時,妻子已經懷孕,現在他們的孩子也早已長大成人,一家人得以團聚。
回到家的謝漢光受到了黨組織的重視,為他提供了良好的待遇,這位颠沛半生的老人終于能夠過上安定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