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百年孫文路:寫好文化興城這篇大文章

12月31日,一場跨越近百年的攝影作品展在中山市石岐街道孫文西路步行街拉開帷幕。透過一張張頗具時代感的照片,人們的記憶仿佛被時光機帶到了屬于孫文西路的一幀幀曆史畫面中,去領略屬于這條百年老街的繁盛榮光。

在曆史的長河中,百年不過一瞬間。但對于一座城市發展來說,百年足以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

孫文西路,不僅是中山的商業文明之路,也是中山城市精神的重要載體。

百年孫文路:寫好文化興城這篇大文章

空中俯瞰孫文西路步行街。 南方+ 葉志文 拍攝

百年孫文路:寫好文化興城這篇大文章

我們把鏡頭拉到100多年前的曆史——

1894年,“商戰救國、實業興邦”思想開始流傳,其核心思想是抨擊輕商賤商之成見,倡導重商禮商之潮流。這個理論被認為“對中國近代思想史及商業發展起了深遠影響”,其提出者祖籍中山雍陌村,名叫鄭觀應。

1914年,一名澳洲華僑來到上海南京路,他在日升樓地段選了個地方,準備建上海最大的百貨公司先施公司——直至1917年,上海人才見識到這座6層高的大樓。史料記載,這是南京路當時最高的建築,有300多個營業員為顧客服務,引領了大上海當時的消費時尚,可謂風光無限。這位澳洲華僑生于香山縣沙湧鄉,今中山市沙湧村人,名馬應彪。

在随後的12年内,永安、新新兩個百貨公司先後開業,其創始人郭樂、郭泉兄弟和李敏周,分别來自中山市南區和石岐區。

待1936年蔡昌創立的第四大百貨公司大新公司開張後,來自香山縣的“四大百貨”傳奇傳遍上海灘。

務實求變的中山人,自近代以來闖出了一塊商業版圖。這些商業奇才,都來自一個地方——廣東中山。

百年孫文路:寫好文化興城這篇大文章

中國有無數條“中山路”,孫文路卻不多,這之中又以孫中山先生故鄉中山市的孫文路最為有名,這也是國内最早的紀念孫中山先生的道路。

這條短短529米的步行街,是民國時期中山商業中心,也見證了改革開放以來中山商業騰飛。無論風雨興衰,孫文西路始終是中山人的輝煌記憶和美麗鄉愁所在,始終能讓初來乍到的訪客心往神馳,放眼灣區都是一塊不可多得的寶地。

從迎恩亭通往西門的石街,名為“迎恩街”,孫中山先生逝世後,這條馬路正式命名為“孫文路”。孫中山先生曾經在此行醫,孫中山史迹徑貫穿步行街。

穿過孫文西路步行街,我們仿佛可以觸摸到中山商業的靈魂,街道兩側誕生于20世紀二三十年代的南洋騎樓建築在無聲訴說着一個世紀以來的故事。

在孫文西路步行街一衆騎樓中,一座粉紅色的建築十分亮眼。這是我國大陸首座商業文化專題博物館——香山商業文化博物館所在地。

百年孫文路:寫好文化興城這篇大文章

香山商業文化博物館。 南方+ 葉志文 拍攝

門口與龐大的建築相比顯得渺小的石碑上有“香山商會”幾個大字,這就是香山商會舊址了,曆史上這片區域有着“小香港”之稱。其所在地後來又誕生了20世紀初四大百貨公司之一的舊永安公司分公司、思豪大酒店等知名商業名片,直到今日,孫文西路步行街仍舊有着濃厚的商業氣息。

1912年4月,孫中山辭臨時大總統職後返鄉探親,閱聽人紳商邀請,曾經莅臨香山會所座談,當時他們所在的地方是租賃的位址,後來在大廟下建立商會。

在漫步孫文西路步行街的過程中,若是單單把它當做逛街購物的商業步行街不免有些可惜,這裡很多有着深厚底蘊的城市文化景觀都值得一覽,留心的話會一路“偶遇”思豪大酒店舊址、永安百貨舊址、彙豐公司舊址等已經成為文物的古老建築,這些“整舊如故”的建築體如今仍在細數着孫文西路的繁華往事,為人文底蘊深厚的中山增添了獨特的文化魅力。

目前,中山市提出要做好“文化興城”這篇大文章,并明确指出,要把孫文西路曆史街區打造成為講述“老城故事”、尋覓“老城記憶”的一張亮麗名片,成為廣大市民和海外鄉親的心靈守望之地。

如何為百年老街注入新血液,讓其擔負起新時代新使命,是值得思考的問題。

百年孫文路:寫好文化興城這篇大文章

孫文西路是中山人獨特的記憶。

不管是看醉龍表演、聽鹹水歌、觀鶴舞展示,領略中山非遺等文化寶藏的風采;還是站在騎樓下,一邊看建築風景,一邊欣賞和騎樓融為一體的穿有民國風情服飾的模特,這裡有中山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早在2019年,中山市石岐街道就啟動了孫文西路曆史文化街區改造提升項目(第一期)前期意願調查工作,在充分争取民意的基礎上展開改造。

百年孫文路:寫好文化興城這篇大文章

孫文西路步行街。 南方+ 葉志文 拍攝

2021年以來,孫文西路步行街改造提升工作上司小組又啟動了孫文西路微改造,增設了“禮遇中山”等一批本土特色街頭小景,舉辦了“岐聚中秋享禮遇”“岐逢盛世賀華誕”等系列文旅主題活動。系列舉措的實施在保有孫文西路步行街曆史感的同時,也為步行街增添了新鮮氣息。

根據孫文西路步行街滿意度調查分析顯示,2020年,步行街訪客接待總人數約為153.8萬人次,81.24%的遊客在一年内多次遊覽本街區,且願意推薦街區給親戚、朋友。綜合總評分為96.77分,遊客對孫文西路步行街的滿意度也較高。

此外,2013年,中山市建立了南洋風情的興中廣場與原有的孫文西路步行街共同組成孫文西路文化旅遊步行街,後被列入“中山十大文化名片”。2015年,孫文西路文化旅遊步行街入選首批中國曆史文化街區,是廣東省唯一獲此殊榮的步行街。以核心的中山石岐紀念遊徑和香山近代商業遊徑分别入選首批和第二批粵港澳大灣區文化遺産遊徑。

2021年12月11日,中山市委書記郭文海到石岐街道調研。他漫步在孫文西路步行街上,與百姓交談時動情地說:“這個地方确實很美,我看了以後,很想把它保護好、用好。”

郭文海強調,孫文西路步行街片區保留了城市曆史印記,承載了城市鄉愁,是一塊不可多得的寶地,要下定決心把這塊寶地打造好,使其成為中山人的精神家園,成為中山的城市名片。要保護、活化、利用好獨特的曆史文化遺存,打造有底蘊、有氛圍、有活力的曆史文化商業街區。

百年孫文路:寫好文化興城這篇大文章

2021年最後一天,孫文西路步行街迎來新開始。

在孫文西路大廟下,“打造城市名片 共建精神家園——孫文路再出發”文化論壇在孫文西路步行街啟動,《從孫文西出發,時光重置》攝影展、《曆史建築在平行時空的交融與記錄》攝影論壇也在當天開幕。這些活動都圍繞一個主題展開,那就是:全力把孫文西路步行街區打造成為中山人的精神家園和中山市的城市文化名片。

百年孫文路:寫好文化興城這篇大文章

廣東南方二八九文化産業投資有限公司總經理崔向紅。 南方+ 葉志文 拍攝

當天論壇開幕式上,孫文西路營運管理方廣東南方二八九文化産業投資有限公司總經理崔向紅說:“我們将為把孫文西路打造成為中山人的精神家園和中山市的城市名片,作出更大的貢獻。”

铿锵有力的聲音表明了人們建設中山、守護中山城市記憶的決心。其實圍繞這個主題,中山已經做了很多工作、發出了很多聲音。

中山市第十五次黨代會報告強調,未來5年,中山市委、市政府将凝心聚力擦亮國家曆史文化名城金字招牌,濃墨重彩書寫好文化興城這篇大文章,繼續實施好“強中心”工程,加快推動老城區更新,留住城市記憶和美麗鄉愁。

把孫文西路街區打造為城市名片、心靈守望之地,石岐街道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石岐街道将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的工作安排,下足‘繡花’功夫,以更大的力度、在更深的層次推動孫文西路曆史街區改造提升,把孫文西路打造成為能夠保留曆史印記、觸摸時代脈搏的文商旅融合發展集聚區,讓它成為中山乃至大灣區的一張亮麗名片。”中山市石岐街道黨工委書記勞國南說。

百年孫文路:寫好文化興城這篇大文章

石岐街道黨工委書記勞國南。 南方+ 葉志文 拍攝

廣東省人大代表、中山市經濟研究院院長、中山市改革發展研究會會長梁士倫也極為關注孫文西路步行街的發展保護。他建議:“推動華僑文化遺産資源轉化為文旅資源,充分挖掘孫文西路步行街等曆史文化街區的時代價值,整合中山碉樓、騎樓等建築文化資源,打造‘灣區民國文化街區’,帶動中山文旅産業發展,培育文旅産業新增長點。”

歲末已至,新年伊始。

孫文西路步行街未來的故事,還有待一代代中山人奮筆書寫。

【采寫】南方日報見習記者 苑世敏

【攝影】南方日報記者 葉志文

【作者】 苑世敏;葉志文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用戶端

來源:南方+ - 創造更多價值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