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顆遙遠的行星,它要跋涉過多少光年,才能讓另一顆行星的人見到它哪怕隻有窄窄的一縷光芒?
一個身體并不健全的人,他要忍受多少他人的冷嘲熱諷,匍匐在崎岖小路上爬過多少痛苦,才能像正常人一樣獲得成功?
我在尹小星身上,看到了答案。
尹小星的雙腿拖在地上,他用雙手撐着地面向前爬。他并沒有露出多麼吃力的表情,反而向我們燦爛地笑着——他甚至向我們揮手打招呼。他終于坐到了輪椅上,大家油然生敬地為他鼓掌,他卻有點不好意思了,他點着頭:謝謝,謝謝。
他便是用這樣的方式,攀登了許多連我們年輕人也不願爬的險峻高山。黃山的最高峰雲霧彌漫,他的手有幾處已經被石頭磨出血了。
這了不起的英雄站在雲中仿佛是能騰雲駕霧的神仙,可實際上他連站也站不起來。
他又用這樣的方式,隻身一人穿越了荒無人煙的沙漠。流動的黃沙上留不下他的腳印,卻永遠記得他在飛沙中堅強的呼吸。他在熾熱的沙漠裡想地平線前進,他有一顆熾熱跳動的心,他有一個無比熾熱的信念——
“也想象正常人一樣,”尹小星如實說,他似乎歎了一口氣,可又像沒有,“有誰願意當殘障人士呢?”
的确,誰又會裝作不以為然的樣子,不在乎自己是一個殘障人士呢?
但尹小星咬着牙關,他将自己的殘缺用堅強和勇氣填補。他額上滲出了細密的汗也來不及擦,他帶着某個美好的盼望,用力地推着笨重的輪椅,去向那個有着絢爛星空的草原。
也許是上帝一時粗了心,搬走了讓尹小星通往溫暖藍天的木梯。而他卻忍受着手心的疼痛,一步一步向上爬,觸摸到那片獨屬于他的綻放着燦爛星光的夜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