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是我們中華民族璀璨的國粹,它博大精深,既可培養品格,又能鍛煉意志,我們有義務将它永遠傳承。
我從國小三年級開始接觸書法。學校開設了興趣活動小組,我毫不猶豫地報了書法班,因為我覺得練字是一件很有意思又可從中獲益的事。書法老師總是一筆一畫地在黑闆上謄寫着一首首古詩,他寫得很慢很慢,而且在寫字的過程中,從來不說一句話,一個學期如一日地堅持着。黑闆上老師有力的字迹就像挺拔站立的士兵。
于是,每節書法課,我們隻能看到老師的粉筆灰在空中飄飛,似一絲絲冬日的雪沫;課上,也隻能聽到筆尖輕劃過宣紙的“沙沙”聲,像春蠶啃食桑葉,有着一種别樣的韻味。書法的韻味,就是如此淡雅甯靜吧。
“寫字的時候慢一點,再慢一點,一定不要急,欲速則不達。”這是書法課上我們聽過的老師講過最多次的話。我們在老師的引導下,慢慢地學會了很多練習書法的要領,我開始熱愛這門藝術!每天我都會在書房裡練幾頁書法字,我也像老師一樣,寫得很慢,聽着小蠶嚼着桑葉的聲音,我的心中便泛起一種自信的愉悅。
但後來,不知為什麼,我對書法的熱愛竟一天天少了,練字也不再那麼勤奮了。這時我才明白一個人要持之以恒地每天做一件同樣的事情,是很容易感到枯燥厭煩的。
又到了上書法課的日子,和往常一樣,老師無言,我們靜靜地練字,我一筆一劃地寫着,看着一個個漂亮的“小精靈”嵌在宣紙上,一種久違的感覺湧上心頭,就在那一刻下定了決心:我要找回那個熱愛書法的自己。
後來,不管學習再忙再累,我都堅持每天練習幾頁書法字。家裡并沒有齊全的練字用品,但我隻需要一支筆,一頁紙,一道墨,便可體會到練習書法的無限快樂。現在,我作業本上的字迹也一天天工整起來。
時光仍舊每天匆匆流逝,但我對書法的鐘情卻不會再變。王羲之、柳公權剛勁有力的書法字迹,更加激發我對書法的熱愛與向往。
的确,我愛書法,在探索、追尋它的路上我學到了太多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