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雨過、不蝕,水靈靈、綠油油、清清爽爽;

風過、不折,呼啦啦、滴溜溜、潇潇灑灑。

清悠的竹笛喚回了故鄉的竹,挺拔修長,青翠欲滴的竹,貪婪地吮吸春的雨露,靜靜地等待秋風的輕撫,不時的彎腰駐足。

不同于,“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潔,待到雪化時。”竹時時刻刻高潔,長長久久節節高,竹是空的,它的心亦空曠,容納百川。

不同于,“無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隻有香如故;俏也不是春,隻把春來報。”的梅花。既然生在充滿競争的社會,就不能退讓做隐士,現實主義者不會模仿陶淵明的: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竹盡情的生長為了成材,它隻能搶奪陽光,盡飲雨露。人們太需要它了,竹簍、竹筐、竹笛、竹筷、竹席……但它始終不談自己的輝煌。

不同于,“飒飒西風滿院栽,蕊寒香冷蝶難來”的菊,生平從不開花炫耀的竹,隻在生命的終結時才開上潔白的花,樸素、淡雅,小巧的臉似乎在說話:“大地媽媽,我完成任務啦!”它始終滿懷熱情為大地添一抹濃濃的色彩。

不同于,“香飄十裡,比雪花聖潔、比白雲端莊、花瓣嬌柔”的蘭。竹立根長在破岩中,千磨百擊還堅韌,任爾東西南北風。随處可見的竹卻不随波逐流,随處可聞的竹聲,卻不随意渙散。深深的根紮在土中,用水份滋潤空氣,拿落葉肥沃土地,不用蜂蝶圍陣,不怕日曬雨淋,那滿目蒼翠的竹林,載滿了修長的扁舟,那枝和心一樣直,那幹和那德一樣正。

竹和梅、蘭、菊一樣——都是君子,竹有梅的意志,有蘭的矜持、有松的學識,有菊的智慧,更有生命的潛質。

上一篇: 鄉間的秋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