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千百年的經典文學作品,是時代的象征,他們就如中華文學海洋中那價值不菲的珍寶,這些珍寶的内質,是我們獨有的美德,而我們誦讀中華經典,就是為了将這些文學珍寶傳承下去,将我們的中華美德永遠當做标簽貼在我們的心上。
看了“誦讀中華經典,傳承中華美德”經典誦讀電視大賽,我心裡很受影響,我眼前的這些陽光的和我一樣的中華兒女,用全新的形式将我們的經典美文展示的很出色。但在我的心裡,這不隻是一個簡簡單單的比賽,這還是參賽的每一位中華兒女對祖國文化的忠誠,他們中的每一位都樂于傳承——中華經典文化——我們自己的東西。
時代在進步,科技在發展,人們也都與時俱進,對于時代的變化我覺得隻能說是太快了。每一個國家,每一個民族,都有他們自己的文化,自己的藝術,自己的特點,自己的風格,但是,現在許多人不去傳承更不願意去傳承我們中國自己的藝術文化,然而現在,卻有越來越多的人去崇尚了西洋音樂,西洋藝術。90後的長輩們,00後的兄弟姐妹們,孩子們學着鋼琴,大街上的部分孩子背着吉他……學習一些别的民族的文化藝術并沒有錯,熱愛更沒有錯,但是,在學習這些的同時,又有誰想過,我們中華民族自己的文化藝術在西洋藝術的熱潮中漸漸失去了它們原有的光輝,漸漸散去的不隻是去傳承的人,少的,還有一個民族對自己的文化的熱情,曾經拉着二胡滿面歡笑的孩子們不見了,曾經熱愛平劇的人們消失了……
或許,我們中國人自己的文化在以後的時光會更加冷門,或許,我們中國人自己的文化在以後的時光會被剛剛睡醒的人們重新熱愛起來,每一個中國文化永遠都不用擔心被人抛棄,永遠都不用擔心被人遺忘,永遠都不用擔心失去了傳承者。曾經輝煌過的每一個文化,我們都有責任讓他延續下去,這是對藝術的尊重,能做到的人,才真正是有資格傳承的人。
藝術被前人附上靈性,我們又何必叫他們寂寞,尊重他們,他們将更有力量,無聲的侮辱他們消受不起,最後隻能選擇離開這個少了些包容的世界,而若到了那時,這個世界也将永遠失去一個深愛着的卻無人問津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