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是支撐牽牛花不斷向上攀爬的籬笆;愛,是魚兒對水養育之恩的報答;愛,是老祖母微笑起來的半顆牙。“誰言寸草心”是一種愛,“孟母三遷”是一種愛。愛,充滿芬芳;愛,伴我成長。
聽大人們說,在我出生的時候,第一眼見到的,就是白發蒼蒼的太祖母。瘦弱的她顫巍巍地抱起白白胖胖的我,咧開隻剩半顆牙的嘴,笑得滿臉燦爛的菊花。
在我粉嫩的牙床上冒出“一點白”時,太祖母生命中那最後半顆牙紮在饅頭上,被嫌髒的大人們扔進了垃圾桶。她輕輕翻開我的嘴唇,看着那顆小牙,不禁想起了還是小孩時的“大人們”那牙床上的“一點白”……
在我搖搖晃晃地學走路時,太祖母因扶着我而不小心閃了腰。她卻依然為我洗尿布,換衣服,有時會因我半夜啼哭而整宿整宿睡不着覺。她,在我一天天發芽中,一天天枯萎。
我會說的第一個字,不是“媽”,不是“爸”,而是“太”。每次,我沖着太祖母撒嬌地喊“太”,她就會立即放下手中的活,抱起我,親親我的小臉蛋,然後,充滿愛憐地望着我,那慈愛的目光,讓小小的我感受到無比的溫暖和心安……
可是有一天,當我從學校蹦蹦跳跳地回家,家中,卻沒有了她忙碌的身影。原來,在她完成了“帶孩子”的任務後,又回到了她心心念念的鄉下。我号啕大哭,想起太祖母那親切的臉龐、溫暖的臂彎、好聽的故事、可口的飯菜……于是要求大人們每個星期帶我回一次鄉下。每次回家,我都要在那兒賴着不走,緊抱着太祖母,聞着她身上的味道,安然入睡。
随着學業越發繁多,學習負擔越來越重,去太祖母家的次數越來越少。空閑時,我隻會偶爾因太祖母寄來的糖糕、餅子,或是一小袋花生米,一朵已經枯萎的野花而想起她。可随着時間的流逝,我接觸到了越來越多的人,太祖母在我的記憶中漸漸模糊……
太祖母去世的消息傳入我耳中時,我才體驗到真正的“晴天霹靂”。那些記憶碎片依稀拼湊着一個空巢老人像無法飛翔的老鳥般翹首遙望遠方的小鳥的畫面。那些伴我成長的愛如潮水般湧來,讓我後悔和愧疚。我是多麼難過啊!
别讓等待,成為遺憾。珍惜伴你成長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