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徐偃兵
北涼五五開,敵人越多我越嗨,我就是北涼核武徐偃兵。
徐骁有六個義子,陳芝豹、褚祿山、袁左宗等等,都是各自的姓氏。
隻有徐偃兵,被徐骁賜姓徐,足以看出徐骁對徐偃兵的器重。
徐偃兵,在春秋十三甲,前四大宗師,後四大宗師裡面都排不上名号。
他靠什麼得到了兩任北涼王的倚重?首先是忠心,其次是恐怖戰鬥力。
小人屠陳芝豹,一杆梅子酒,在徐偃兵面前都掀不起任何浪花。
陸地之上一換一,陸地之下他無敵。(企鵝号史書淩軒閣)

9、曹長卿
天下風流,大楚占八分,大楚風流,曹長卿占八分。
西楚儒聖,曹長卿,是一個令人難以忘懷的角色。
西楚尚在時,曹長卿修為才到天象,靠才氣賜封棋待诏,被譽為無雙之才。
曹長卿一人攻城,在太安城的皇宮裡來去自如,簡直就是想來就來,想走就走!
可惜,曹長卿從儒道轉入霸道有點晚了,有很多事情還是放不開,被牽制住了。
曹官子才氣無雙,可惜時運差了些。(企鵝号史書淩軒閣)
8、張扶搖
《雪中悍刀行》裡面的儒家,跟我們印象中手無縛雞之力的老儒生有很大不同。
《雪中悍刀行》裡面的儒家,接近春秋時期的儒家,講究文武雙全。
張扶搖是初代張家聖人,萬世師表,占儒家八成氣運,存世八百年。
大長生非為己貪生,實為天下人鎮守人間。(企鵝号史書淩軒閣)
張扶搖從出場到兵解,也就寥寥幾章,但他能夠單挑鄧太阿、徐鳳年兩人,足見其修為。
7、高樹露
高樹露,就像是金庸武俠裡面的獨孤求敗,是一個時代的天花闆。
400年前,高樹露就是獨孤求敗,求一敗而不得。(企鵝号史書淩軒閣)
400年後,世道變了,高樹露達不到“獨孤求敗”的境界。
高樹露的出場,很大程度是就是為了贈給徐鳳年一套“天人體魄”。
高樹露這個人,也像金庸武俠裡面的南帝一燈大師,不想當皇,就想練武。
高樹露坐忘無憂,在神智不清時能達到陸地之上的天人境界。
6、鄧太阿
桃花劍神鄧太阿,外表是一個其貌不揚的中年大叔,一點也不狂拽酷炫。
鄧太阿很喜歡裝,他從來不配劍,手裡總是拎着一根桃花枝,顯得高深莫測。
從武俠角度看,鄧太阿就像木刀境界的丁鵬,木劍境界的張三豐。(企鵝号史書淩軒閣)
李淳罡為劍道開山後,鄧太阿跻身天人,王仙芝兵解後,身居四大宗師。
涼莽大戰前,吳見為其送來太阿劍,替其解開心結,鄧太阿手持太阿劍,劍氣滿人間。
在劍道造詣上,比起李淳罡和王仙芝,鄧太阿還是略遜一籌。
5、李淳罡
天不生我李淳罡,劍道萬古如長夜,劍來!(企鵝号史書淩軒閣)
李淳罡跟曹長卿是老鄉,都是西楚人,他就像是古龍武俠裡面的劍神謝曉峰,驚才絕豔。
李淳罡的天資遠勝徐鳳年,他十六歲入金剛,十九歲入指玄,二十四歲入天象。
李淳罡被譽為繼呂祖之後,五百年難遇的劍道奇才。
春秋十三甲,李淳罡乃是劍甲,與齊玄幀論道輸了,心灰意冷,修為大跌。
随徐鳳年遊曆廣陵時,一件破甲兩千六,達到了越女阿青的境界!
4、拓跋菩薩
北莽的戰力天花闆,拓跋菩薩,也是“千年第二”。
拓跋菩薩的人設跟徐偃兵有點像,都是“人狠話不多”的類型。
作為《雪中悍刀行》的反派戰力擔當,拓跋菩薩給徐鳳年的壓力足夠大。
拒北城大戰,天人大長生,境界高得離譜。(企鵝号史書淩軒閣)
佛門大金剛的金剛境界,道家的指玄,儒家的天象,加上純粹的武夫體魄,确實是厲害。
可惜,拓跋菩薩還是敗給了主角徐鳳年。
如果徐鳳年沒有主角光環,未必赢得了拓跋菩薩。
3、王仙芝
王仙芝,就像是金庸武俠裡面的張三豐一樣。
王仙芝年近百歲卻成名八十年,是當之無愧的百年一遇、萬中無一的武學天才。
王仙芝很有意思,明明是一甲子的戰力天花闆,偏偏卻說自己是第二。
我王仙芝稱第二,誰人敢稱第一?
勝劍九黃,匣中名劍盡留武帝城,勝李淳罡,雙指折斷木牛馬。
可惜,他同樣敗給了主角徐鳳年。(企鵝号史書淩軒閣)
這也是《雪中悍刀行》格局不夠的地方,為何徐鳳年非得橫掃天下?大可不必!
2、徐鳳年
從我個人角度來說,我不太喜歡徐鳳年這個角色。
這可能因為我讀金庸、古龍武俠的緣故,不喜歡網文中的主角。
徐鳳年的人設,其實挺不合理,他簡直就是個全才,什麼都會。
鄧太阿、王仙芝、李淳罡武學厲害很正常,他們都是天才自己又用心努力訓練。
但是,他們三個下棋、帶兵、用人、耍計謀,他們肯定不行,但徐鳳年就行。
徐鳳年的智謀、兵法,不比智謀天花闆李義山差多少。(企鵝号史書淩軒閣)
徐鳳年就像是一個六邊形戰士,什麼都會,什麼都懂,簡直就是《天龍八部》裡的逍遙子。
這樣也就罷了,徐鳳年還莫名其妙就厲害了,不用經過任何苦練。
當然,這隻是我個人的看法,因為網文畢竟跟傳統武俠不一樣。
傳統武俠的沒落,也是因為開挂開的不夠。
1、呂洞玄
呂洞玄、齊玄幀、洪洗象,三生三世。
這個沒什麼好說的,徐鳳年的境界比起他來,也差得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