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人問起我:“你去過重慶嗎?”,我定會這樣回答:“重慶,那是我最美的一次旅行,最深的一段記憶”。
比起那一個個刻意包裝吹捧的地方,重慶卻有着自己本真的模樣:譬如名家筆下街道的車水馬龍和夜幕降臨後的紛繁華麗,攝影師鏡頭中聚落成群的孩童和如火如焚的商街,又譬如中曲徑通幽的小巷和連綿起伏的山巒,亦或是遊客嘴中火鍋的唇齒留香和大街的幹淨整潔,從小吃到建築,無一不彰顯出重慶獨一無二的氣質。
但在我眼裡的重慶,卻是有着不同性格的。
重慶是懷舊的。
之是以是懷舊的,是因為我看到了下浩老街的廢墟。廢墟是一座城的獨有記憶,土生土長的人總會把情寄予廢墟,但随着時間的快速流失,老一輩人的歌、綠水青山的惬意,都在廢墟中慢慢隕滅,是以,在我的記憶中,廢墟是毀滅。但重慶的廢墟卻使我有些驚訝了。
斑斑駁駁的苔痕在充滿裂縫的台階上曲曲折折,陳舊的石磚暈染上淡淡的青苔色,片片瓦礫散落在荒草之間,快要塌陷的房屋在夕陽下微挺着蒼老的身軀。輕輕推開木制的小門,“吱呀”的聲音在寂靜的空氣中顯得尤為響亮,看着我一臉詫異,守門的老人緩緩開口:“這廢墟可不普通呢!見證着從國民黨時期到現在新時代的變遷呢!“蒼老的聲音回蕩在小巷中,老人臉上的驕傲在陽光下熠熠生輝。我這才明白,廢墟在重慶人的眼裡是歸宿,曆史所留下的痕迹在重慶的廢墟上一筆筆的記錄下來,構成了最美的下浩老街。歲月靜淌,陪着這位重慶老人的廢墟共看這萬千世界的變遷,在這片廢墟之中我也似乎感受到這古老而懷舊的氣息,正在重慶這座城市裡彌漫開來。
古老并不意味着停止,與之相反的是,保留這廢墟的它,卻是那麼有力量。那是來自重慶的江水。
如果說大海的水是波濤洶湧,那麼重慶的水就可以稱得上暗潮湧動。遠遠從天際莽莽蒼蒼,浩浩蕩蕩奔騰而來的長江水,在重慶與嘉陵江的水相彙合構成了一場交響樂,你看那碧綠的嘉陵江水與褐黃色的長江水在寬廣的大壩上洶湧澎湃,江面下的暗潮洶湧的力量和江面上波光粼粼的柔美完美的融合在一起,岸邊棵棵柳樹随風搖曳着枝條,夏日的陽光在江面上撒下碎銀。誰又能想到這片大壩曾經在火災中熊熊燃燒,化為廢墟過呢?
夜漸深,輪船漸漸駛離碼頭。平靜的江面下仿佛蘊含着巨大的能量,推動着巨大的輪船緩緩前行,月光輕撫着重慶人家亮起的燈火,将那本應該绮麗的霓虹燈籠上一層紗,使重慶的夜變得甯靜、安詳。輕坐在船頭上,周圍是江水滔滔不絕的拍打聲,不斷起伏的波濤激起一波波江風,輕閉雙眼,享受着風在我身邊的舞蹈,那看似輕柔的江風卻驅走了夏日的燥熱,揮去一天的疲憊,拂去心上的塵埃。
重慶,這就是你的力量嗎?讓那本波瀾不驚的江面變的暗潮湧動,讓重慶這個懷舊的城市飛速的發展,讓燈紅酒綠的生活變得安詳美好,讓我的心在一個浮世中慢下來,逐漸歸于平靜,這就是你的力量嗎?
這裡的人熱情淳樸,這裡的文化底蘊豐厚,這裡的風拂去塵土……千百句話哽在喉間,可我卻描繪不出你的真,你的情,你的美,讓我體味到隐藏在奢侈背後像一泓清泉一樣真實的重慶。
為什麼喜歡重慶?大概是拐進某個古老巷子的淡淡驚喜,從幽靜小路出來看到大山的豁然開朗,是聽到江水波瀾壯闊的聲音,和輕拂在臉上甯靜的夏風,還有我在重慶看到的本真世界。
你是重慶,你是我心中那道最美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