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周有光《中國人的數字姓》

姓“一”:鮮卑族有一那婁氏、一弗氏,或為漢姓“乙”轉成。廣東花縣、四川彭山有此姓。

姓“二”:“二”與“貳”通,“貳”是周代侯國,以國為姓,其中一部分改姓“二”。

姓“三”:明代有一縣丞叫三庸道。

姓“四”:清乾隆年間孟縣千總叫四全。

姓“五”:“伍”姓避仇,去人旁作“五”,宋代桂陽有五應簡。

姓“六”:“六”,古國名,以國為姓,今安徽六安。

姓“七”:康熙年間瑞安副将叫七春貴。

姓“八”:明亡,“朱”姓分為“牛”、“八”,但清前已有“八”姓。

姓“九”:明洪武年間江西德興知縣叫九焯。

姓“十”:台灣台北、新竹、彰化有此姓。

姓“壹”:明永樂興化有壹振昌。

姓“貳”:後秦平陽太守叫貳塵。

姓“叁”:南宋紹興進士叁徐。

姓“肆”:周代宋大夫叫肆成。

姓“伍”:大姓。

姓“陸”:大姓。

姓“柒”:清鹹豐年間玉林人叫柒永嚴。

姓“捌”:明宣德年間江陰利港巡檢叫捌忠。

姓“玖”:《姓苑》一書有此姓。

姓“拾”:清康熙貢士銅山人叫拾璜金。

姓“百”:秦百裡奚之後百裡氏,簡作百氏。

姓“千”:魏時楊千裡入蜀,子孫有的姓千,今人有千家駒。

姓“萬”:大姓。

姓“兆”:《廣韶》中有此姓。

姓“億”:今山西屯留、上海寶山、台灣等地有此姓。

姓“零”:明代有零混。(張俊良)

(選自周有光《中學文庫:國文閑談》,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出版)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