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會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越來越往小康方向發展了。從以前于今天我們可以找到十分鮮明的對比:以前,有很多人露宿街頭,無家可歸,如今,人人都可以住上高樓大廈;以前,人們沒有美食吃,連雞蛋都是過年或家裡來親戚才能吃到的“美味”……從這些對比中,我們可以發現,我們越來越幸福了。
以前,很少有人有錢支撐到上大學,我爸小時候成績特别好,可由于家裡經濟受不了,國中就退學了。現在,政府免費供應我們上學,免費為我們發放書本,甚至每年還為貧困生發放500元的助學金,還為我們優化了校園環境,學校也在也不像以前那樣建在山溝溝了。走進校園,一陣樟樹的清香撲鼻而來,平平展展的大道映入眼眶,大道兩邊種着棵棵枝繁葉茂的樟樹,如同嘴角淡笑的人們看着一個個活蹦亂跳的國小生步入校園,步入教室……大道兩旁建着一棟棟高樓大廈,不時傳出朗朗的讀書聲、老師循循善誘的講課聲、學生回答問題的聲音……“叮鈴鈴……”下課了,處處充滿學生們的歡聲笑語,毽子飛揚,為比賽跑步等的加油聲此起彼伏,喧鬧的聲音卻無處不讓人感到溫馨,感到幸福。
世界上處處讓人感到幸福,任何人都願意沉醉不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