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奪門之變:明英宗連夜記住功臣名單,但卻淪為了曆史的笑柄

在公元1435年的時候,明朝皇帝明宣宗朱瞻基駕崩,這位年僅38歲的皇帝隻在位了十年,而在他臨終前,他還有一個心願還未了結,是以他把希望寄托在了他的生母張太後身上。最終張太後無奈之下,隻得答應了明宣宗最後的請求:認可賢妃吳氏的身份,并且同意接回皇子朱祁钰。

奪門之變:明英宗連夜記住功臣名單,但卻淪為了曆史的笑柄

根據《明書》中記載,賢妃吳氏本是罪女,是以即便是她後來為明宣宗生下皇子朱祁钰,張太後也不讓他們入宮,直到明宣宗駕崩,張太後才承認了他們的身份。

相比于皇後的嫡長子朱祁鎮,次皇子朱祁钰隻是一個“野孩子”,二人雖同為皇子,但身份尊卑差距極大,是以誰也沒有想到,朱祁钰竟最終成為了明朝第七位皇帝。然而最終在“奪門之變”中,他還是“平靜”地下台了。

奪門之變:明英宗連夜記住功臣名單,但卻淪為了曆史的笑柄

年輕的太上皇被俘

明宣宗駕崩的時候,嫡長子朱祁鎮才8歲,便登基成為了明英宗,同時在張太後的建議下,他将朱祁钰封為郕王,讓他居住郕王府。由于他父親的“仁宣之治”,是以當時的明朝還是一片興興向榮。

然而張太後因為年事已高,在幫朱祁鎮迎娶了錢皇後之後,也去世了,同時在正統十一年,“三楊”也相繼離世,這時的朱祁鎮正值年輕氣盛,想要實作自己的雄心壯志,計劃着幹一番大事業。

奪門之變:明英宗連夜記住功臣名單,但卻淪為了曆史的笑柄

而在正統十四年的時候,他的機會來了,當時蒙古瓦剌部落準備攻打明朝,朱祁鎮立馬準備自己帶兵禦駕親征,雖然大臣們都認為此舉不妥,但礙于皇帝的堅持,隻得同意朱祁鎮率領精英出征。

一般來說,皇帝不會輕易禦駕親征的,但年輕的朱祁鎮一心隻想着建功立業,是以帶着50萬的兵力便氣勢昂揚地準備去讨伐瓦剌。然而當時天降大雨,軍隊糧食供應不足,是以原本大家都勸說朱祁鎮撤兵,然而這時宦官王振卻出了一個馊主意。

奪門之變:明英宗連夜記住功臣名單,但卻淪為了曆史的笑柄

王振希望朱祁鎮能夠繞道自己的家鄉蔚州,這樣自己就能在家鄉人面前顯擺一番,雖然大臣們極力反對,但是朱祁鎮寵信王振,是以就采納了他的建議。結果因為繞道耽誤了時間,被瓦剌大軍追上,打得明軍措手不及,朱祁鎮被俘,這便是著名的“土木堡之變”。

由于朱祁鎮被俘,而當時的太子才3歲,明朝不能一日無君,是以大家便推舉朱祁钰監國,代為行使權力。而為了贖回朱祁鎮,明朝拿出了大量金銀财寶,然而狡猾的瓦剌人雖然收了這些财寶,但依舊不肯放人。

奪門之變:明英宗連夜記住功臣名單,但卻淪為了曆史的笑柄

由于朱祁鎮遲遲不能回來,是以大臣們提議擁護朱祁钰為新的皇帝,雖然這個提議遭到了孫太後的強烈反對,但最終在形勢的逼迫下,她選擇了妥協,但要求如果朱祁鎮回歸,應當把皇位交還。

然而朱祁钰生性軟弱,他多次推辭,不願接替皇位。然而兵部侍郎于謙卻勸說朱祁钰,這是為了明朝着想,并不是為了一己私欲,是以最終朱祁钰同意了,登基成為了明代宗。而23歲的朱祁鎮自然而然就成為了太上皇,但是瓦剌人卻惱羞成怒,手中的人質成為了太上皇,對他們的價值也就大打折扣,是以他們準備攻打北京。

奪門之變:明英宗連夜記住功臣名單,但卻淪為了曆史的笑柄

“兄弟情深”,明代宗病倒

雖然北京保衛戰十分艱難,但于謙憑借他的軍事才能,最終擊退了瓦剌,瓦剌答應放回朱祁鎮。而這時的朱祁钰已經享受到了當皇帝的快樂,并不願意舍棄皇位,而朱祁鎮在回來後也表示自己無心接替皇位,是以在1449年的時候,朱祁鎮回歸,兄弟二人相擁而泣。

然而朱祁钰依舊心存戒備,是以禁止外人探望朱祁鎮,隻允許孫太後和錢皇後前去探望。然而他最終還是沒有殺了朱祁鎮,給了朱祁鎮翻盤的機會。

奪門之變:明英宗連夜記住功臣名單,但卻淪為了曆史的笑柄

而随着時間的流逝,朱祁钰的野心也逐漸變大,他最終選擇廢了原太子朱見深,改立自己的兒子朱見濟為太子。然而新太子朱見濟在一年後,便死了。朱祁钰隻有這一個兒子,是以為了能再擁有一個繼承人,他整日縱情聲色,最終把自己身體搞垮了,也病倒了,同時在朱祁钰病倒後,有三個人開始暗中計劃一場政變。

太上皇複辟,功臣下場凄涼

太子太師石亨在看到朱祁钰日漸衰弱的身體,便聯系曹吉祥、張軏二人。曹吉祥是宦官之首,而張軏則可以算是當時的勳貴代表,三人商議打算接太上皇複辟。

奪門之變:明英宗連夜記住功臣名單,但卻淪為了曆史的笑柄

他們找來了善觀天象的徐有貞,徐有貞算出了合适時機,他們在準備就緒後,便集結了一千多兵馬,找到朱祁鎮,告訴他他們的計劃。最終朱祁鎮同意了,并且連夜記載了一份功臣名單。

到了第二天早上,随着徐有貞的一聲:“太上皇複辟了!”宣告着奪門之變的結束。而朱祁钰在聽到這個消息後,也平靜地接受了這個事實。

奪門之變:明英宗連夜記住功臣名單,但卻淪為了曆史的笑柄

而在朱祁鎮複位後,于謙作為朱祁钰擁護者,是以被朱祁鎮殺害。而石亨涉嫌謀逆,是以被以謀反罪處死,曹吉祥在看到石亨的下場後,也起了造反的念頭,最終也被淩遲,張軏則在朱祁鎮複辟第二年就去世了,而徐有貞被貶雲南,成了瘋子。最終當初朱祁鎮連夜記載的“功臣名單”,也淪為了曆史上的一個笑話。

繼續閱讀